2)第59章 培养竞争对手的乐趣_我的回塑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消息传到了微博、贴吧、论坛以及知乎。

  其中尤以微博平台的讨论声音最大。

  毕竟相比之下,微博是天然就有互联网广场社交属性的产品。

  “不愧是上线十天就已经有口皆碑的问答社区创始人,他的思想果然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非我等常人可及。”

  “就我个人看来,问答社区的规划远超想象!”

  “未来不可限量!”

  “……”

  “真没想到创始人会是个在校大学生,从他在群聊中答疑解惑就能看出来,他有点没适应商业的节奏。”

  “有够别开生面的。”

  “……”

  微博上自然是说什么的都有,有人很支持‘一海阔沙雕’,自然就会有人不太支持。

  就这样几句无足轻重的言论,也还不至于要统一思想。

  更不至于发动水军。

  不过,在这样的消息面上利好影响下,原本还只是小范围将‘问答’、‘知乎’两个网站相提并论,一下就扩散了开来。

  多多少少有一种人尽皆知的意思。

  尤其无论是问答还是知乎,其实在更广泛范围内还是很新鲜的东西,虽然类似于知道之类的产品,但符合可以喜新厌旧的标准。

  就这样,很多人知道了知乎,也知道了问答。

  然后发现了两个网站相同点和不同点。

  再然后……

  在某个比较巧妙的时间节点,知乎网站冒出来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迅速登陆网站热榜。

  “如何评价问答社区和知乎,两者有什么不同,你更看好谁,为什么?”

  以知乎慢慢增加到四万多注册用户、且大多都‘被逼’成为了活跃用户的体量,这样的问题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无数用户摩拳擦掌的敲击着键盘答题。

  “是一二三,谢邀,非利益相关,从事产品运营工作;

  这个问题我稍微有一点发言权,首先我是知乎第一批邀请注册用户,也在这周一注册了问答社区用户;

  站在产品运营的角度,我更看好问答社区的发展模式,它的未来更广泛一些,不过问答社区的产品设计框架、运营模式有点过于粗略,我不好说是不是跟创始人还是在校学生有关;

  站在个人角度,我更喜欢知乎这边的氛围,可能是习惯问题吧。

  PS:知乎小助手,再不努力,你可要没了哦”

  “……”

  类似这样算得上是详略得当的回答,几乎是目前知乎网站的回答模板。

  目前是邀请注册制度,而且因为一些站内需求,很多受邀才能注册的用户都比较珍惜自己的账号发言权,培养出来的氛围还不错。

  最起码回答之前都会稍微找一找资料,不会水回答。

  有意思的是,稍晚些时候,问答创始人‘一海阔沙雕’本尊也亮相了知乎平台,回答了这个问题。

  “谢邀,我是一海阔沙雕,问答社区创始人。”

  “之前在群聊中简单介绍了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