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 投资传媒_四合院之随身农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4章投资传媒

  莫斌虽然很高兴,但是也没有一点心慈手软,这种事情,当成神秘失踪事件最好了,谁知道是不是上面的人自己开走了?

  而且小龟子和阿三,并不值得他同情,战争并不久远,起码他们支持过,也做过贡献,这一点就足够沉海的理由了。

  三艘大船,放进空间的北江里面,也显得挺显眼的,船上所有留守的船员,加起来有十多个,其他人全部上岸了。

  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莫斌挨着审问了一番,特别是关于货轮机器和国际航行方面的知识,这玩意他也不是很懂,这么多免费的老师,不能浪费机会啊。

  把船上所有的货柜,全部都堆积在山林地和草地,没办法他要改造船只,没有合适的地方放,而且有了采购渠道,空间不需要那么多的动植物了。

  先从鬼子的八千吨货柜船开始吧,船才五年时间,还算是比较新的了,装了480个标准柜,船长140米,宽26米,放在后世根本不算啥,现在可算比较厉害了。

  莫斌突然发现,其实他要那么多大船没有啥用,这又不是快艇,一个人就可以操纵,还是改成一艘万吨级散货船,剩下两艘改成拖网渔船算了。

  渔船不需要那么夸张,保留66米长,15米宽,放到后世也是相当大的远洋拖网渔船了,这个年代属于顶流了。

  这么大的拖网渔船,要配备加工厂和冷冻仓,他只能把大概的东西改造好,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就没有办法了,还需要采购回来安装,比如制冷设备,发电设备,探鱼设备等等。

  其他的好说,包括餐厅和船员休息舱都搞好了,放到现在,绝对是属于豪华的。

  船上的电台本身就有,而且他空间还有小龟子的电台,大型拖网和虾笼,蟹笼之类的,他倒是可以做,只是没有材料,后世主要用的聚丙烯。

  这玩意研究出来没几年,不过意呆利和米国在57年已经建厂生产了,他倒是可以去米国购买一些,有好的为啥用差的,现在的传统拖网又重又不结实。

  发动机改造缩小,顺便翻新一下,动力绝对的超级强劲,毕竟原本是大马力,超五千吨远洋货船用的,现在用在三千吨的拖网渔船上,速度增加了不少,拖网5~8节,正常航速22节。

  为了自己未来员工的安全,莫斌还在每艘船上预留了两个高压水炮位置,一前一后,每艘船上备有四个充气式橡皮艇,两艘铝锌冲锋舟,还有救生衣和潜水设备,这些也都需要采购。

  有了这两艘大船,在加上原本计划购买的两艘四十米左右的,可以直接成立一个渔业公司了,也算是一个中型的船队,还可以根据他们的意见,添加一些船只。

  未来几十年,这个生意都是稳赚不赔的,而且渔业在马恩岛属于受照顾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