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 一石又七斗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忘忧在续“忘忧肘”、“忘忧窗”、“忘忧彩票”、“忘忧熟水售卖机”后,再次喜提冠名权。

  他脑海,忍不住浮现出了一段话:“‘忘忧打谷机’将从此名扬四海,不久的将来,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少咸宜、人人必备!

  忘忧打谷机将成为大唐生活三大要素之首!不用忘忧打谷机,就没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不用忘忧打谷机,年轻人你就搞不上对象!你不用忘忧打谷机,学生你考不上大学!你不用忘忧打谷机……”

  呃,好像串词了,那是宇宙牌香烟……

  李忘忧甩了甩脑袋,不在去想这些乱七糟八的东西。李二他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随他高兴了,他如今更关心自己的稻田亩产多少。

  有了手摇打谷机,稻穗脱谷的的效率明显提高,很快第一亩水稻田的稻谷全部脱粒,可以称量收成了。

  用来称粮的米斗和升子,早已搬来的稻田旁。大唐的计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一石,一升米合后世斤。

  而用以称量粮食重量的衡器,便是米斗与升子。

  庄户们将那亩田地产出水稻脱粒后的谷物,不断倒入米斗之。米斗的上方,还有一根与口齐平的横梁。称量的时候,便要用尺子,沿着这根横梁,将米斗上堆高的粮食刮平,从而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满满一米斗的稻谷,便是一斗。称量好的稻谷立即倒入麻袋之,清空,再继续称量。

  老村正拿着账簿在一旁计数,不过这老头根本就不识几个大字,写得那叫一个痛苦啊。

  房玄龄干脆从老村正手上抢过了记账的账簿,自己拿着笔,毫无形象可言的蹲在,一旁当起账房先生来。

  每称量出一斗稻谷,他便会在账簿上记上一笔。

  李二问杜如晦道:“杜公,你看子忧这稻田,能产谷几何?”

  “陛下,寻常水稻田,产谷一石五斗左右。但户县伯这地,却挖去了不少用于养鱼,加之今岁又有蝗灾影响,臣估计应当产量在一石左右。不过这却也相当值得了,就那三百斤的鲜鱼,已经出乎臣的想象了,户县伯当真了不得啊!”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接口道:“是啊,陛下,臣还从未听闻过稻田之可以养鱼,更想不到鱼获还能如此之多。这相当于一亩稻田,干了两件事情。”

  “不错,即便户县伯这稻田,稻谷收成不到一石,臣也觉得太值当了。”

  李二点点头:“是这个道理,子忧此举,确实出乎朕的意料。之前还笑话他不通农事,结果却被这小子给教训了,实在是让朕难堪啊。”

  “哈哈,陛下,我等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过这种难堪,臣倒是希望能多来几次。”杜如晦笑道。

  李二闻言也是大笑:“哈哈,杜公说得不错,这种难堪,朕倒是希望他多来几次。子忧这稻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