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章基地建设轶事_天选之国16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航速,该船在六级顺风的情况下也就是十一节,可见这个速度在当前是相当高的了。

  赵鑫对这个速度很满意,如果一直这样高速,到达明国的江南也就是十天,而且可以无视季风。其实,这个时代船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船基本上循季风行驶,象从南洋到辽东,一条船一年只能打一个来回,就是夏季循西南季风北上,等到冬季北风起的时候再回来,要不这个时代的海贸利润高?不高没人干啊,所谓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说的就是这个行业。

  啊,靠人工划桨么,人那点力,划不屁大远,就要累死了,谁干啊,阿拉伯人用奴隶桨手,也只能短暂冲刺,大洋航行时必须靠风力的。

  如果有辅助动力,这效率就上来了,别人一年跑一回,你一年跑十回,那能一样么。

  所以说,这辅助动力是一定要上的,可惜了,这点汽油啊是战略物质,就那么点,用了就没了,所以,前期必须用到刀刃上,多弄点物质和人口回来。

  赵鑫已经在怂恿郑国辉成立一个动力机械厂,赵鑫说他有点子,准备搞蒸汽机,现在已经有计划把崔继世卡车上的锅炉搬一个进工坊,这个半吨锅炉不是很大,是燃气的,但据郑国辉说,改烧柴或木炭应该没问题。接下来设计制作一个蒸汽驱动装置,就可以产生蒸汽动力为工坊提供动力源。

  张云度的弧形反射炉很成功,很顺利的得到了熟铁和低碳钢,导致接下来的好多工业升级,首先,郑国辉用木工车床多次升级,得到了第一台铁工机床,车刀是用维修室废弃的钻头改的,已经可以加工熟铁器具了,动力用的是船上某处拆下来的电动机改的。

  朱从彬现在已经能够用熟铁片练习卷管了,但由于手艺还不是太精,长管卷不了,所以动辄一米的火枪暂时没戏,但是15厘米的短铳还是没问题的,在李文山的亲切关怀下,朱丛斌已经打制了三十把短铳,赵鑫说,船上一旦到接舷战,火力射程就不重要了,火力的突然性和连续性才重要,一人双铳解决火力连续性,而火力突然性就落在燧发装置上了。

  赵鑫计划拉着王启山,李文山,朱从彬,张云度,郑国辉,丁俊怀,杜亮飞等人成立一个武器研究工作室,专门研究新武器,现在工作室没成立呢,但框架已经成型,研究也取得初步成果。燧发装置最重要就是有弹性的钢簧片,这个已经解决了,就是把汽车车座里的弹簧取出来,通过冷锻的方法获得簧片,经过试验,这个簧片完全能用,效果杠杠的。

  “这个扳机力有点大啊,不过也没啥事,不习惯的开火时枪口会晃动,熟练了可能好些。”李文山试验新的燧发装置,看看手感怎样,然后装上了训练弹,插上了荆刺信管。

  荆刺信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