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4章平息京师炒粮风波_天选之国16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圆券的业务,忙得很,您的意思是放慢兑换速度?”

  “这个速度嘛就由小胡你来把控,力争把这个问题由政治问题变成金融问题,同时要时刻观察风向,马上做出决策回应,张家堡那边随时放两艘快速通讯船,好保持通讯畅通。”冷春山说道。

  胡亦菲听完执委会的指示,把住处都搬到电报房附近的一处办公场所,因为两地的时差关系,电报过来可能是晚上,也顾不得黑眼圈了。

  随着执委会的指示精神下发,京师里面的张水生很巧妙的把消息传到了崇祯皇帝的耳朵里,听说有人要哄抬粮价,这位年轻的皇帝勃然大怒,指示朝堂加大力度打击那一帮粮食投机商,尽最大努力维持粮食价格的稳定。

  不过以朝廷的办事效率和对经济的控制能力,效果如何就天知道了。

  但是这个舆论造出了之后,也警醒了一下投机商后面的人,毕竟哄抬物价这事上不了台面,既然朝廷知道了,而且大家也都是官面上的人,被大人物盯住也不好受,而且市面上的投机商也不是铁板一块。。。一时间,粮食竟然稳定在八两左右,而且市面供应还行。

  其实这帮投机商又找到了一条新的赚钱之道,民间大量的存银涌向各地的金启钱庄,换取钱庄的银圆券,但金启钱庄一时也没有那么多银圆券啊,只能向北海钞妈央求放水,尽管胡亦菲现在严阵以待,这放水速度还是赶不上兑换速度。

  一时民间白银兑银圆券的兑换价达到了一比一点二,就这样,还有直线上升的趋势。那些在金启钱庄有银圆券存款的储户们现在都笑逐颜开,转手就是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利润啊,还是坐着来钱。

  大沽港仓库这边出粮食的价格一直维持在六块马币,京城粮食也一直维持在八两左右,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甚至还略有下降,市场供应也算充足。

  朝堂上的皇帝和各位大臣也算舒了一口气,不管怎样,粮价总算稳定了,再过两月啥的,江南的粮食也该过来了,物价慢慢平息是大面上的事了。

  连朝堂都知道物价会下降,民间更敏感,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京师的粮价一天一天的往下降,终于降低到了五两左右。

  要知道,往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可就是这个价格,这已经是老百姓的心理价位了,京城物价腾贵,生活成本本身很高,能在国库漕粮被焚抢一空的情况下,短短一月,就能把粮食价格维持在这个水平,朝廷官员已经额手相庆了。

  崇祯皇上也非常高兴,粮价平稳,意味着战争的创伤已经平复,他这个皇上还是有能力,不过他也清楚,这个跟金启钱庄出力关系不小,不禁又怀念其皇兄来了,他皇兄虽然不着调,但是这个金启钱庄确是一个妙笔,每年给内帑增添了不少的收入,还利用储户的存款放贷给团社运输公司,囤积了不少的粮食和物资,这一次更是出了大力,“啪啪啪”的大打这帮投机商人的脸,看他们还敢不敢囤积居奇。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