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章移民金融杠杆_天选之国16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债券就更少了,最近债券市场都有点萧条,不过民间机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来源问题,他们可没有国有银行的信用,也没有嘉华国企的背书,想弄到充足的资金还是有些困难的。

  于是,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就想到让下家接盘,他们通过短期操作变现,而最好的接盘侠就是以北海钞行为首的国有银行,他们不缺资金,手握发行债券的能力,而且还有前期大量的移民还款,所以这两拨人可以说一拍即合。

  于是,原来整体的移民贷款和还款过程被硬生生切割成两块甚至是三块,国有银行因为效率低下等原因,只在移民送到目的地以后,按照合理的市场价格购买民间金融公司的移民贷款协议,而不用自己亲自下场,去控制移民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这样算下来,比以前的大包干所花的费用还要少。

  而内地的金启钱庄本着资金安全的原则,只在淡江、扬州、大沽几个据点交割移民,这就给了民间金融机构获利的机会。

  不过最近又有聪明人想招了,从内地的据点交割移民到把移民送到遥远的大洋彼岸,中间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差,但是国有银行收购移民贷款协议是按照到岸的“市场价”来的,这中间就有变动因素了,跟船只的航行顺畅程度、本土对移民需要的程度还有发送移民的数量以及高阶人才的数量都有关系。

  另外这三个月时间的资金占用成本也是要考虑的,所以聪明的民间金融机构便把移民协议干脆包装成“迟约”放到金融债券市场给卖掉了,换取资金迅速回笼并转嫁风险,这个就是原时空“期货”的雏形吧。

  现在,已经有其他产品的“迟约”在金融债券市场萌芽了,因为两边的距离遥远,货物的运输时间长,“迟约”这种金融产品出现是迟早的事情,象对岸发过来的棉纱,面粉,毛皮,西岸发过去的马匹等大牲畜,铁锭等等货物,贸易商为了规避风险,纷纷包装成迟约在金融债券市场上市。

  更有一些金融机构,给这种迟约还加杠杆,让买家能够用一份的钱买到十份的迟约,这个投机的成分就大了。

  而象长崎钱庄和内地的金启基金,纷纷开发这种转嫁风险的“迟约”,他们只是赚取佣金,跟开赌场的人一样,不管赌徒输赢,该抽水就得抽水啊。

  社团这边还想着规范一下这个金融市场的秩序,降低“韭菜”们被套路的风险,好放水养鱼,但是,西岸社委也就能管到大员金融债券市场,其他的管不着,而管严了淡江镇这边的商会还不干,说资金都流到扬州去了,淡江以后一片萧条怎么办?所以最后也不了了之。

  社高官刘星林也没有什么办法,后面有他老婆颜思雨在推波助澜呢,没办法,人家是自带家产,而且还年轻漂亮,更是商业奇才,而且颜思雨老撒娇说自己有七八个孩子要养活。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家伙能设定的底线也就是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过再这样下去,自己的一世英名还不定保不保得住啊。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