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崇祯6年记事_天选之国16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大,军队的战斗力提升起来很快。

  不过,由于明朝的军制和社团的军制不一样,社团这边全部是按照军政、军令分离的正规化建设军队的,所有的军队全部按照标准条例训练,各基础军事单位的训练水平和战力水平比较一致,军令指挥官在指挥的时候也非常顺手,而且由于有高素质的基层军官和各级参谋人员,往往指挥官的命令能得到切实执行。

  但是明朝皇帝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明朝军制讲究大小相制,总兵和游击可能职权是一样的,在打仗的时候由督抚领兵,也做到了军政、军令分离,但是军内互相掣肘,谁也不服谁,文人督抚对军事一知半解,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培训,对所属军队的战斗力和训练状况也不清楚,身边还没有象社团那样配备参谋军官,打起仗来可能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最后往往一团糟。

  如果要改变这个状况,只有从国家层面整体来操作,但是如今的明朝吧,还是洗洗睡了。。。

  卢象升可以把天雄军训练得很强,但是他一调走,这支军队也就用不上了,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他是没有权利训练军队的,那都是麾下总兵、参将们干的事,你不能专权。他能直接训练士兵,还是依靠文官的威势和自己人格的魅力,但凡有军官反对,他也只有干瞪眼。

  不过他也想了一些自己的土办法,国家没有参谋人员一说,他就自己来成立,他从江苏宜兴老家把自己的从弟卢象坤给叫过来,让他担任自己的参谋军官,并且从天雄军内招募一些好苗子军士,由自己和卢象坤亲自教他们识字,读圣贤书典籍,还有一些军事典籍,把他们训练成为基本合格的参谋军官和军事训练人员。

  后来,又想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他又打发卢象坤带领一些表现优越的参谋人员去东江镇的训练营进修,让社团的军事顾问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他的这个动作甚至给了刘星林一个启发,刘星林给执委会做了汇报,计划在大员的各个院校开设留学生班,招收来自明朝内地的留学生,这是后话了。

  事情发展果然如卢象升想象那样,他把天雄军训练好了以后,朝廷一纸调令让他来北直隶做按察使,天雄军只能留在当地,他也不能带走,不过他那时已经有三十余名幕僚人员了,这些都是他的参谋军官啊。

  到了北直隶,他首先就用文人的威势吓住底下那一群总兵、参将、千户官,然后派自己的参谋介入训练,同时改善兵丁的伙食,淘汰不合格的人,很快就把当地驻防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来了。

  从山西流窜过来的流寇还没有站稳脚跟,就被卢象升和一群幕僚带领的一千余军士打得落花流水,在西山的山沟沟里堵住了两万余流寇。

  卢象升处置了首要分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