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十五章 拜寿名场面_两界穿梭觅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胶调成金泥,书写很难掌控,非书法大师不可。不过现代技术高超,金粉已经很容易变成金墨。但是古人不知道呀。

  至于巨幅白玉瓷板,这巨幅和白玉两个词,也是管家加的。古代很少烧制大的瓷板,因为一窑都可能出不来一个这么大的,瓷器越大,成功率也越低。

  古代的管家很是厉害,眼力超群,能认出什么是好东西,东西好在哪里。

  李广渊朋友这几桌,刚刚才自我介绍相互认识,这时听到这礼单,纷纷对齐青行了注目礼,表情各一,不过大多都是震惊、好奇及佩服的。

  不得不说李广渊的朋友,质量还是很高的。有本事的人,在自己领域有着绝对的自信,同时对其他领域厉害的人,大多都是敬佩的。

  同时李老爷这边听到这礼单,叫来了他大儿子,询问是否是他的朋友。

  这礼太过贵重,下次回礼就难了,不过也没有退回去的道理,那是结仇。

  况且李老爷子办寿宴,他儿子的朋友送来贵重的寿礼,这不止是给李府助了声势,也是体现李府下一代掌权人的人脉广博,朋友显赫。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李老爷子高兴的。

  很简单的道理,人到老年,别管自己现在多厉害,这个高管,那个部长。这些都不值得炫耀,真正可以炫耀的是下一代厉不厉害。你家缠万贯,子孙不争气,毛用没有,你家算是完了。

  如果你家虽然清贫,但你儿子有出息,别人也会高看你一眼,因为你家有未来,有希望。

  虽然这么说,有些自己不是龙,非得把自己儿子培养成龙的味道,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李老爷子的大儿子,听到这礼单,也是一愣,“这人我不认识啊”。

  李老爷子这时才往李广渊身上想,虽然平时宠溺有佳,但小儿子什么ac样,他是知道的。

  虽然李广渊没有长歪,但正事不干,整天游手好闲,交的都是狐朋狗友,怎么突然出来个人物,能送出这么贵重的礼单来,肯定不是个简单的人。

  在李老爷子的眼里,小儿子不干正事,交的朋友也都不干正事。

  比如李广渊的一个朋友,懂马,识马,可不去经营马场,整日以马为乐,甚至赌马挣钱,不务正业,狐朋狗友。

  再比如李广渊另一个朋友,识酒,懂酒,还有一手酿酒的好本事。可他不去想着经营个酿酒坊,整日喝的醉醺醺,只用平时自己少量酿的酒换些钱,简单过活,狐朋狗友。

  其实一个赌狗,一个酒鬼,说是狐朋狗友也对。但这两个都是单身汉,家中也无父母,自己吃饱全家不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不能强求。

  还有些朋友,都是有些本事的,三教九流,各有各的门路。但都不干正事,整日厮混,在李老爷子的眼中,都是狐朋狗友。

  其实这么算起来,齐青也是个狐朋狗友,哈哈哈

  人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法,三教九流的朋友也是有用的。没准哪天你就用上了,春秋战国时候的大公子,不也是靠着鸡鸣狗盗,才得以逃出生天。

  只不过李老爷子一直就喜欢走正道,行事多以阳谋为主,堂堂正正的挣钱。

  这样行事的好处就是这庞大的家业,根基扎实,稳如泰山,就算遇到大风大浪也不会有分毫闪失。

  现在他大儿子也跟他学了个九分像,交的朋友也多是正经场面的人。

  小儿子虽得宠,但“不似我”,家业早晚还是交给大儿子的,小儿子做个富家翁就可以了。这一点,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现今七十古来稀的李老爷子还是分的清的。

  话又说回来,正所谓来者是客,李老爷子作为寿星,客人这么给面子,总要见一见的。嘱咐大儿子把他弟弟叫过来。让李广渊带齐青过来,他要表示感谢。

  李广渊来到老爷子的身边,听说了刚才的礼单。那真是双眼放光,胸中升起无限的自豪感。

  “这兄弟太给面子了,真给我长脸!不枉费我带他去欣雅阁、知否阁、春华苑、群芳楼......听曲”,李广渊心里是这么想的。

  齐青要是知道了李广渊心里是这么想的,会不会后悔送出这些寿礼。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