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大乾的半官办企业_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在大乾复刻女真之事。

  那对他们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他们的产业已经够大,够多了,追求的也不是什么扩张,而是把自家产业维持好,让其不要衰败。

  现在朝廷愿意慢慢来,就给了他们一些时间调整,就算交子大行其道无法避免,他们也要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去传承自己家的财富。

  而那些中小商人也觉得不错,因为他们看到了朝廷推广交子的决心,觉得以后女真那样的“盛况”,还是会在大乾出现的。

  并且他们现在虽然没有把手里的铜钱都去换成交子,支持交子流通的胆量,但只要交子在大乾的认同度一上去,愿意用交子交易的人多了,他们就会第一时间把手里的铜钱都换成交子。

  除了对于交子的态度以外,那些商人都觉得市易司招收一批商人专门为其供货的政策很不错。

  每年都有一批免税额度不说,东西卖给那些市易司虽然拿的是交子,但他们看出来朝廷很想推行交子后,也愿意拿一批交子,就算不想拿着,去和女真商人交易,买点女真货也不错。

  特别是那些原本就给市易司供货的商人,对他们而言那政策就更有吸引力了,毕竟他们只要把手下的一些作坊分出去就可以拿到好处。

  甚至还有一些商人盘算着要不要多开一些作坊,因为给市易司的供货量越多,拿到的免税额度也就越多。

  至于要接受大乾朝廷管理,提高匠人待遇之类的小毛病,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毕竟他们当商人的时候,也是要老老实实听官府话的,而提高匠人待遇,那也可以看成是朝廷让他们帮忙养一批待遇好的匠人,他们拿到的利益也绝不算少。

  至于王安石最担心的,那些给市易司供货,提高匠人待遇的商人被其他商人集体挤兑的事并没有发生。

  这让王安石心里有了颇多明悟,他研究了一番后意识到,在大乾那些商人之所以没有像女真那样搞出什么事端,原因有二。

  一方面是大乾不是女真,那些商人对权利的渗透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大乾那些商人中没有一个像宁远在女真那样,可以将所有商人组织起来的特大商人。

  想清楚这些后,王安石心里暗下决心,绝对不能让大乾出现上面那两种情况。

  在新政策施行一段时间后,市易司的进展很不错,尽管他们因为要尽可能低价售卖各种货物,还要发各类免税额度,从以前一个赚钱的部门,变成了一个赔钱的部门。

  然而所有官员都此乐见其成,原因虽然从来都没人提出来,但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

  他们都清楚,交子一旦彻底取代了铜钱的地位,那大乾朝廷在摆脱了铜料限制后,也意味着朝廷将永远都不会再缺钱用了。

  当然,没人会以为大乾可以把钱当纸印,可这钱究竟该印多少,现在的大乾官员谁也不知道,因此也有官员开始研究那些东西,想以此作为进身之阶。

  并且大乾朝廷为了让普通百姓用交子用得更方便,也开始印一些小额的交子。

  不过因为印小额交子是纯粹的亏钱买卖,中央就把这个任务甩到了地方头上。

  为了避免地方乱来,他们在小额交子上换了一套印刷工艺,还给地方定死了印刷交子的数量。

  一切看上去好像都在越变越好。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