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诗乃文刀_只想当亡国之君的我昏成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就不来了,参会的人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次到什么时候了。

  所以这些文人也不想着什么谦让,酒杯刚放下,第一位文人马上就拿起酒杯,早就准备好的一首词脱口而出。

  秦构只听明白了一个大致意思,大概就是说他很厉害,还说什么如今的大乾远迈汉唐。

  至于那首词的艺术成就有多高,他根本看不出来,但他看其他人的神色就知道也差不到哪去。

  于是一挥手,笑道:“此词当真佳作,重赏。”

  接着就有内侍将一个纯金打造的腰牌递给那个文人,那腰牌可以证明他参加了秦构的诗会,还受了赏。

  除了那腰牌,钱以外,那还代表他能拿到了一个文职,可以负责管理这诗会,以及后续诗集编撰之类的事。

  那人也不嫌重,直接挂到了腰上。

  然后就有些冷场了,所有人都在等秦构再点评点评刚才那首词,秦构知道这时候自己说话那就是出丑了,瞅了一眼身旁的德妃。

  德妃当即明白了秦构的意思,出声将那首词点评了几句后,场面这才热切起来。

  点评过后,酒杯刚发下,下一个文人也不客气,当即拿起酒杯又作词一首,主题和上一首词一样,都是吹捧秦构和大乾的。

  这次秦构就没有赏太多东西了,毕竟这场诗会他只打算赏十个幸进官,数量还是要控制一下的。

  然后诗会开着开着,秦构就发现有些不太对劲,怎么这些文人一个劲地往政事上扯啊?

  他对这种事有心理阴影了,连忙开口道:“这是诗会,不是朝堂,不谈实事,只讲风花雪月,诸位可要牢记了。”

  这下那些文人做出来的诗词对秦构来说可就顺耳多了。

  诗会结束,之后什么编撰成册后传向八方的事因为早就安排好了,那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秦构之前做好了种种安排的情况下,这诗会的消息一传出去,乾国举国上下自然是一片哗然。

  尽管之前秦构的种种举措已经表明他异常重视这场诗会,但所有人都没想到,会重视到那种程度。

  重赏也就算了,还直接封官,并且真的只是作诗而已,只谈风花雪月,不提实事,对此所有人都议论纷纷,哪怕是不识字的人在闲暇时,也会扯两句诗会的事。

  一些身居高位却把握不到秦构用意的人,也纷纷打听消息,生怕自己跟不上秦构的步伐。

  魏忠贤就是其中一个,身为东厂厂公,他很清楚秦构这次诗会造成的影响力有多大,就连辽国的人都想通过贩卖羊毛的女真商人弄到一两本诗集。

  更别说什么西夏、女真、高丽了,影响力这么大的事,秦构一定是想做什么事才对?

  生怕自己没领会到用意的魏忠贤,只能寻求外援了,东厂的人根本不用想,他们只是耳目,偶尔还能当手用,但自身想法基本没有。

  他们可以没想法,魏忠贤平常待在秦构身边的时候,也可以没什么想法,但现在他没办法去请示秦构,必须要有点想法了。

  上次广南东路转运使常辉给他留下的印象不错,所以魏忠贤这次主动找上了常辉,想从他口中问个明白。

  “官家大办诗会,只谈风月,其用意颇深,下官只是略懂一二,不过,恰好能帮上厂公。

  对外大乾之外的人而言,这诗词,可是一把文刀,乃是官家给予厂公的一把利刃。”

  魏忠贤最烦这种说话卖关子的人,按下心中烦躁之情道:“还请先生教我。”

  常辉这才答道……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