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5章 重视不够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才支撑。”

  李二将最近工作的重点和盘托出,说完拿出两份文书:“结论都在这里了,贤弟不妨看看,若有不妥之处,还请不吝指教。”

  “不敢不敢,指教谈不上,这样,我先看看,若有不同意见,咱们再详细探讨。”

  陈远很是谦虚,说着,便放下筷子,把文书接了过来。

  大体是能看懂。

  这些天,跟着学,他的识字水平也有所提高。

  实在不认得的,也没关系,在座都是读书人,问就是,不丢人。

  而总的说来,形成的决策是不错的。

  尤其财政预算制度和其中关于具体项目实施的一套东西,几乎就照搬了现代社会那一套。

  固然这里面有他的功劳,但可足以看出古代这些大佬的智慧。

  便将文书交还,道:“挺好的,就是有一点,这算学的重视程度,还是低了。”

  “低了吗?”李二倒没不高兴,只是说道:“愚兄觉得可以了啊!

  国子监,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共六学,其中算学奉今圣命,开设于贞观二年,为最晚。

  在此之前,算学馆生源不过区区数十,算学博士官阶也很低,为从九品下。

  而眼下,为推广算学,算学馆生源数量一举提升到三百,生源数量扩大近十倍,算学博士更是一举提升到正七品上,与四门博士等阶,难道这还不够?”

  其实重视度还是很高的。

  国子监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培养通才,地位约等于现代社会重点本科。

  相比之下,律学也好,书学算学也罢,都只是专科,培养专才。

  其中又以算学地位最低,成为六学之一不过区区数年。

  这样的情况下,招生数量一举扩充十倍,算学博士,也就是老师,从从九品下一举提升到与四门博士相当的正七品上,不可谓不重视。

  可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看,这远远不够。

  因为身体四肢跟脑袋是同样重要的,现代社会,数学跟语文一样,从学前班开始,就是必修课。

  而中华民族的数学天赋,其实没什么好质疑的地方。

  就一个字,强!

  别看近代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启蒙于西方,事实上,在这之前上千年的时光,那帮人提鞋都不配。

  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

  中华民族比较坑爹的地方在于,统治阶级独尊儒术,从而使得其它方面的天赋都被掩盖了,不够重视,所以没能很好的发展起来。

  就如眼下,数学,多么重要的科学,可成为六学之一,才短短几年时间。

  即便如此,地位还低到尘埃里,因为算学博士,当代最顶级的数学大家,仅仅从九品下。

  而国子博士,那是正五品上,用现代社会的话说,就是跟首都京城各区区长品级相当。

  可在数学这一块,《孙子算经》,《五曹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乃至失传的《缀术》,等等,一大批数学著作已经流传不知多少年。

  也别小看这些著作。

  这些著作,了解的会知道,只要掌握其中一半,就能有初中水平。

  也因此,这不是天赋问题,更不是学习能力问题,这压根儿,就是制度有毛病。

  封建统治阶级独尊儒术的制度,使得老祖宗们把人心权术这一套玩到了登峰造极,同时也间接葬送了其它方面的天赋,造成了近代整个民族的苦难。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