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不合国情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长乐,甚至连永嘉,也跟着高兴。

  陈远一开始也高兴。

  作为从小就知道的四大发明之一,他还是很推崇雕版印刷术的。

  在他看来,这可比雕版印刷术强多了。

  比雕版印刷术之前抄书拓印,更是强了十万八千里。

  转天上午尝试用烧好的陶字的时候亦然。

  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想法,大概就是放弃陶字,使用金属字模,然后把板框改成铜了。

  因为相比以铁为代表的金属字模,陶字虽然成本低,但形体高低方方面面都不好控制。

  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金属字模印刷时不会轻易出现的问题,比如不清晰,又或者,干脆不着墨,缺字。

  长远来说,金属字模显然也更加结实耐用,不易损毁。

  而铜因为导热性更好,显然比铁更适合用于制作板框。

  直到旁边有村民请教一些不认识的字,才恍然惊觉,问道:“秦兄,你说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捡字排版?”

  “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捡字排版?”李二愣了一席,下意识就想摇头。

  没有足够的人手捡字排版,怎么可能?

  这捡字排版,不是有手……

  咝!

  好像还真是啊!

  这捡字排版,看似有手就行,可实际上,光有手,还真不行呢!

  说白了,想捡字排版,首先得识字啊!

  识字之后才是捡字排版,反过来,都不识字,捡哪门子字,排哪门子版?

  那不瞎扯淡么?

  这样问题就来了,不是找不出能认识那么多字的,而是能认识那么多字的,人家干嘛不好,非得去捡字排版。

  总得给人一个理由啊!

  而这样一来,大面积的推广就成问题了,因为门槛太高,注定就官方层面能搞一搞。

  这时陈远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本印过的书,又想重印,怎么办?

  这样是不是又要重新制版?

  尽管这种组合的方式还是比雕版要快,可是雕版一旦制成,只要没有腐烂,那是拿来就能用的。

  就不存在什么重新制版!

  再结合古代书籍数量篇幅以及插图等各方面的因素,这活字印刷术,真有那么优越么?

  好像也没有。

  主要是国情不合适。

  反而是西方那些国家,一共就那么二三十个字母,但凡是个人就认出来,照着排,很适合。

  如此,也难怪活字印刷术明明宋代就发明了,最终却在西方成熟,大放异彩。

  但是有一点也必须承认,那就是,再怎么不合适,也比手抄和拓印强。

  毕竟再怎么说,这特么是印刷!

  是以李二还是豪情万丈道:“无妨,大不了就许以官职,让饱学之士来协助。

  待到这天下识字之人足够多,这捡字排版,便不再是难事。”

  想法还是不错的。

  现在的问题是解决有无,而不是好坏。

  而只要推广,使得书籍增多,从而识字之人读书之人增多,那么相信很快,便不愁这活字印刷术推行不开。

  陈远点头表示认可,不过还是说道:“其实还有一种印刷术,名为雕版印刷术,小弟仔细思考了一下,感觉这雕版印刷术,可能比较适合当下的国情,更易于推广。”

  “……”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