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节 夺回君位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弟弟姬成师。虽然现在还是一个才十来岁的少年,但父亲晋穆侯给两兄弟留下了一大把的资源,各公族大夫许多对自己是支持的。姬仇密切联络着国内的各族力量,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翻盘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783年,周宣王驾崩,晋殇侯之所以能够夺得晋国国君之位,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晋殇侯受到了周宣王的青睐,只要周宣王在位,想要推翻晋殇侯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天子一声号令,不要说王师随时出动,就连各地诸侯都会响应,到时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既然你天子崩了,那咱就行动了。但姬仇的行动仍旧是很小心的,他继续积攒着自己的力量。过了两年,即公元前781年,23岁的姬仇率领着从戎狄各部召募来的军队,与在国内的20岁的弟弟姬成师召集的晋国各公族大夫的族兵突然发难,里应外合,大举向晋殇侯发起猛烈进攻。

  在这场夺位之战中,姬仇的行动是闪电式的,本以为坐稳了晋国国君宝座的晋殇侯哪里会想到两个毛头小子居然一直在筹划着推翻自己?他根本没有过象样的抵抗,因为他几乎没有认真地准备应付这样的危机!在姬仇姬成师两兄弟的猛烈攻击下,都城顿时被破,晋殇侯也死于乱军之中。

  姬仇终于回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晋国,现在我们可以叫他晋文侯了。晋文侯很感慨,从自己的胜利中,他又得出了作为君主的一个人生定律:必须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一切隐患必须及时排除!是的,如果晋殇侯早点动手,将那些支持自己的公族大夫们的势力全部清除掉,那自己哪里来翻盘机会?

  在晋文侯一个人感慨时,他的亲弟弟,帮助自己夺回了君位的姬成师也在感慨,也在总结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理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心慈手软,什么亲叔亲侄亲兄弟,在权力面前,那随时可以变成敌人!

  晋国又乱了,那周天子管不管呢?想管,但哪里管得着啊。因为这个时候的周幽王刚登基,刚办完父亲周宣王的葬礼。对了,周宣王崩后,并非是今天崩了,明天便出殡这么简单。根据周礼,天子驾崩,停尸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这七个月里,准备棺木墓地,向全国发出讣告,迎各路诸侯参加葬礼,各种程序,各种礼仪,复杂得很。而主持葬礼的当然是新天子了,新天子将旧天子的一个葬礼办下来,已经累得够怆。接下来还在新天子即位的一整套流程要走,这套流程走完,当然是很累很累了。然后还要守孝,守孝的规定又特别苛刻复杂,至少不能喝酒听歌吧。反正一句话,对天子诸侯来讲,真的是死不起的。

  天子七日殡七月葬,那诸侯呢,五日殡五月葬;卿大夫三日殡三月葬;士一日殡一月葬;庶民当日殡当月葬;至于其他更低一级的,则是随时殉葬。

  周幽王那么忙,还有闲心来管你晋国这点破事?刚忙完丧事,周幽王又不自觉地参与到了西周王朝的一场宫斗剧里,而且还担任了男主角。王朝围绕着立谁为太子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申侯为首的拥立姬宜臼派,一派是以虢公为首的拥立姬伯服派。

  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两派之争,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姬宜臼的母亲是来自申国的王后,王后所生的儿子是嫡子,姬宜臼又是长子,按周朝礼制应该立嫡长子,即应该立姬宜臼为太子。但周幽王偏偏更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所谓爱屋及乌,周幽王更喜欢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有心想立姬伯服为太子。

  反正一句话,周王朝正乱着呢。而乱着的周王朝,正合晋文侯之意,因为他本就对这个周王朝很失望了,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如何在这个破落的周王朝里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

  有的利益,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有的利益,是象天上掉馅饼一样掉下来的,就怕自己接不住。

  而这一次,他果断地接下了一块馅饼,这块馅饼,便是赵氏家族!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