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 全球通讯系统_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球星系统’的卫星系统就在这个高度附近。

  在不覆盖南北极通讯的情况下,使用了四十八颗卫星。

  如果再往上,一直爬升到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那么理论上来说,用三颗卫星即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但那个高度实在太高了,距离地面整整三万六千公里。

  要将卫星发射到那个高度上去,对于目前的他来说,挺难的。

  最关键的是卫星通讯的控制和通讯延迟,这才是最坑的地方。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双向传输时延能达到到秒级,用于话音业务、远距离指挥等工作时,会有非常明显的中断。

  这种级别的延迟,对于只有一个人的他,通过卫星信号跳转来操控其他东西,是致命的缺点。

  他手中的黑科技虽然不少,但目前获得过的最高级别的知识信息也只不过是中级资料信息。

  而且还不是无线通讯这一块的,所以只能通过低轨道覆盖卫星来进行弥补这一点。

  毕竟无线信号通讯使用的是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这是物理极限。

  除非使用算法进行弥补,或者采用其他的通讯手段,比如量子通讯等,否则这个问题暂时无解。

  两个小时的时间过去,零号航天飞机携带着零号卫星稳稳当当的停留在八十公里的高空中。

  从信号塔发射出去的信号光速传递回了地面,被安置在不同位置的多台信号接收装备接收。

  这也是卫星通讯的优点之一了。

  它可以一对多,只要你设计了这个功能就可以实现。

  通过这种手段,韩元坐在亚马逊雨林这边的基地,就可以操控其他地方的基地。

  卫星升空,通讯没有问题,能做的测试并不算太多。

  对于这种超远距离的卫星通讯测试,韩元大部分交给了功能芯片,做了自动化处理。

  主要是四步,先载入预存的测试指令;然后返回参数信息,他在地面进行一定层度的优化处理。

  第三步是将参数返回卫星,然后执行经过先处理后的测试指令。

  第四步则是根据测试指令对执行后的状态参数进行后处理。

  这是一套标准的流程的模板。

  属于初级航天应用知识信息里面的东西,它具有相当优秀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为卫星自动化测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定义清晰地指令发送终端。

  相同的通讯卫星,在第一颗卫星完成这样的参数测试后,后续就只需要稍微进行一些调整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毕竟一个文明发展到步入太空阶段或者母星系阶段,每年往天上砸的卫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就当前的人类文明每年发送的几千颗卫星,对于一个母星系甚至是地月系文明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虽然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力度实在太小了。

  在系统传递过来的知识信息中,韩元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