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力量。

  关、洛士人,颖、汝士人,青、兖士人先后雄起于朝堂,也就意味着北疆士人的实力在急骤减弱。

  北疆士人主要包括并州、幽州和冀州三地的士人,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原来追随大将军李弘的一帮士人。

  今天朝堂上的形势显然对北疆士人非常不利,这从最近两年来朝堂上发生的一系列争论就能看出来。

  这些事如果放在三年前,北疆士人在朝堂上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争论。

  洛阳收复后,中兴大业的基石得以奠定,朝堂上的权势之争随即愈发激烈,而三雍一事则把各方权势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发。

  三雍一事的争斗,表面上看是学术之争,但其实就是关、洛,颖、汝和青、兖三地士人联手打击北疆士人。

  在北疆士人中,权势最大的是李玮一系,其次是冀州崔家,再次是晋阳王家。

  而以田畴、田豫、刘放为代表的幽州士人因为大多数属于北疆武人一系,在北疆士人中反而实力最弱。

  所以丞相蔡邕等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玮作为打击对象,反而没有考虑引发这场争论的冀州崔家。

  然而,在打击李玮之前,蔡邕等青、兖士人先打击了颖、汝士人中实力最强的许家,然后又打击了关、洛士人中实力最强的杨家,其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大家心里都有数。

  其实,在三雍一事的争论上,直接打击李玮就行了,完全可以达到目的,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

  但蔡邕等人认为,北疆士人的背后是北疆武人,是大将军李弘,直接打击李玮可能会激怒整个北疆系,还是先打击汝南许家和关西杨家,把这场争斗的性质确定为学术之争为好。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结果和蔡邕等人的预料大相径庭。北疆系的文武两道,各自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北疆士人来

  “武”的,玩了个绝户计,把颖、汝士人推上了绝境。北疆武人来

  “文”的,玩了个缓兵之计,把朝廷中的士人全部推上了

  “战场”。朝堂上的血雨腥风扑面而至,想躲都躲不掉了。荀攸匆匆走出丞相府,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进了自己的马车。

  马车里坐着中散大夫荀正。昨天荀彧、荀谌等人被京兆府抓走后,他就预感到形势不妙,悄悄赶到荀攸府上商议对策。

  因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两人大眼望小眼,一筹莫展。上午接到丞相的书信,荀攸迫不及待地驱车而来,并让荀正相随,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也好即刻商量,免得耽误时间。

  看到荀攸气喘吁吁,惊恐不安的样子,荀正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一句话都没敢问。

  “前天,大将军在栎阳禀奏天子和长公主殿下,三雍之事无限期推迟。荀正心神震骇,两眼蓦然睁大,强烈的窒息感让他几乎喘不过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