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义反袁_汉皇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传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这句话放到此时的汉朝,仍然有效。无论什么朝代,统治者在发动舆论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广大的百姓们,只能被动的接受着统治者们所释放出的信息。受限于眼界与学识,极少有人能够通过这表象,看透那隐藏在背后的神秘面纱。

  当青、徐、幽等地百姓与士人被刘备所煽动,把一切黑锅都甩在袁氏头上的时候。刘备就理所当然的起兵了。理由很简单,天下苦袁氏久矣,自己要为国除此妖孽。

  一面名为正义的旗帜高高飘扬在青州的天空之上。刘备集团的所有吏民都凝聚在这面旗帜之下,团结一心,士气高昂。而反观冀州,袁绍一开始,被刘备骂懵了。等发完脾气反应过来,再召集麾下文人捉刀写文反驳之时,却已经错失良机。

  檄文事件在渐渐发酵。袁绍这边写文想要攻击刘备,却发现刘备几乎没有破绽。只好抓住刘备擅开边畔如此好战非天下之福以及疑非宗室等等几个小缺点翻来覆去的指责。两边一对比,袁绍这反击的力度,弱小得可怜。

  不是袁绍麾下没有文胆,遇到了一个穿越众,着实是无能为力。刘备自来此地,把声望这个技能,几乎点到了满级。他想做大事,只能处心积虑的来谋划,改变自己出身低微的短板。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他终于成功了。现在世人一提到刘备,脑中便立刻闪现出仁德、名士、英雄、宗室等等词汇出来。

  可以说刘备前期的计划非常好,紧紧抱住了卢植的大腿,得到了卢植非常多的帮助。虽然卢植在官场上的职位与势力并不高。但卢植大儒、名士的身份,对刘备的成长,无形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刘备能在弱冠之际,跟随卢植历练,并能拜入郑玄门下,全赖卢植之力。而且格物之说,若不是卢植与郑玄两位宗师罩着,岂能如此容易传播推广。要知道,学术之争,从来都是激烈万分的。

  到了后面,一方面是刘备的“先知”,一方面是刘备历练出来的能力。让他能够快速的打开局面,一路成长到现在的地步。刘备在官场如鱼得水,在学术上,先是有格物论,后又造纸惠及无数士子。在品德上,孝顺亲长、尊师重道、礼贤下士,又不像其他诸侯一样,爱好女色,到如今,府中妻妾也不过三人而已。刘备不说是到了金身不坏的境界,基本上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袁绍这边,想骂一骂刘备,抓破了脑袋都想不出有啥事好说的。而袁绍则不一样了。刘备在文中所举的一条条一例例,全都是真实案例。而人们对现状的不满意,全部被刘备带歪,引诱到了“倘若袁绍不如此”的方向去了……

  就连袁绍治下,此时也是流言四起,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