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二章 弑君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平二年六月十五日,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北,祭黄帝后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便是古代王朝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东汉的祭祀制度于汉明帝永平二年定下,初祀五帝于明堂,以世祖光武皇帝位青帝之南配祭。并在此后以《礼谶》及《月令》有五郊迎气服色为根据,立坛于雒阳四方,以供祭祀。

  祭祀之时日,便是在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祭青、赤、白、黑四帝,于立秋十八日前祭祀中央黄帝与后土皇地祇。此黄帝非轩辕黄帝,乃先天五方上帝之首,而轩辕黄帝亦会在此祭祀中以配帝身份同祭。

  如伏羲配祭青帝,神农配祭赤帝,少昊配祭白帝,颛顼配祭黑帝。人皇五帝亦称后天五帝,以人身上应五方天帝。

  这是国之大祭,是雷打不动的大事,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是无比重要之事。是以纵然如今身处宛城行宫,南朝廷还是早早的在宛城周遭立起了祭坛,以供祭祀之事。

  既祀黄帝与后土,自当尚明黄之服色,甚至车旗皆黄,与祭祀赤帝一般歌《朱明》,以八佾舞《云翘》,而比起赤帝,祭祀黄帝后土还需舞祭祀黑白二帝的《育命》,作为五方上帝之首的黄帝之祭比起其余四帝,规格自然还要重上几分。

  刘辩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国之大祭,为皇子时随灵帝一起,为帝王时也有过几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

  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

  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

  “神若宥之,传世无疆?”听着这祭祀之乐,刘辩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讥讽的笑容,喃喃道:“不管大汉还能不能存在,至少世祖一脉的大汉恐怕是无力回天了,祭祀了一百余年,也未见传世无疆之可能,求神求神,求了个什么?”

  八佾六十四名舞女于祭坛上起舞,与宫廷乐舞相比,舞姿更显庄重肃穆,观者沉醉于乐舞的苍茫之感,心生对天地神明之敬畏。

  而在这乐舞声中,天子会一步步登上三尺祭坛,行至祀神之所,向上天,向黄帝与后土皇地祇祷告,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其余臣子皆落后数步,并依等阶立于祭坛台阶之上,是以即便是站在百官最前的太尉袁绍也未曾听见刘辩的喃喃自语。

  “维昭宁二年岁次辛未六月十五戊寅,汉皇辩谨于南阳宛城中北,敢昭告皇天后土,迎黄灵于此。

  先君无德,宠信奸佞,历丧忠良,朕生于丧乱,有中兴汉统之心,无承继大业之力。四方烽烟,逆臣悖乱,弃祖宗成业,寄帝乡苟且,朕本无颜于此设祭。然皇天后土育我万民,天地神祇泽被苍生,自高祖以来,汉皇未有一载敢忘怀。遂怀惶恐之心,暂以简陋之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