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章 崔家有女_李治你别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逝,人老珠黄,若用了我儿所创的驻颜膏,哼……”

  贵妇们眼睛愈发亮闪闪。

  在座的都是高门权贵的正妻,正妻虽占了名分,但从夫君那里得到的宠爱却往往是最少的,无论家里还是外面,都有无数年轻的妖艳贱货虎视眈眈,随时夺走男人的宠爱。

  如果世上真有青春永驻的驻颜膏,那么……

  贵妇们疯狂了。

  “我要!有多少要多少!”游园会的主人襄阳县公的正妻激动地道。

  其余的贵妇们顿时回过味来,纷纷兴奋地将李崔氏围了起来。

  李崔氏不慌不忙地道:“我家作坊所制不多,今日每人赠送一瓶,你们拿回家试试,若觉得我所言不虚,还请各位以后多多捧场。”

  几十瓶驻颜膏瞬间一抢而光。

  第二天一早,长安城内大大小小的贵妇们忽然莫名其妙地主动拜访英国公府。

  她们有的是自己乘坐马车来的,也有的是撺掇了自家的夫君陪同来的。

  贵妇们进了李家的门后,便扔下夫君不管,径自进了李家的后院。

  没过多久,贵妇们便一脸喜意地告辞离开。

  长安城里,一个名叫“驻颜膏”的东西,在贵妇圈子里悄然兴起,渐渐风靡全城,就连太极宫也听到了风声。

  一个宁静燥热的下午,内侍省一名宦官双手捧着一瓶驻颜膏走进太极宫,将它送到武皇后面前。

  …………

  青州,清河崔氏。

  崔氏是当世门阀,七宗五姓之一。

  清河崔氏的宗族地在武城县,盖因西汉时期,武城县隶属清河郡,故而世人皆称“清河崔氏”,这个家族已有千年底蕴,是正宗的世家门阀。

  朝代更迭,时过境迁,清河崔氏族人繁衍千年,于是在这千年里多了许多分支。比如“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等。

  崔林谦便是崔氏青州房的家主。

  崔林谦是南北朝时期泰山太守崔辑的后人,崔辑迁徙青州为官后,青州崔氏这一脉便传了下来。

  作为青州崔氏这一代的现任家主,崔林谦的官做得并不大。他是青州刺史府长史,另外挂了个“度支侍郎”的虚衔。

  世家出身的人,哪怕是当代家主,也不一定能在朝中当大官,里面的原因很多。

  李治登基后,深感世家门阀对皇权的威胁,从登基开始便有意打压削弱世家势力,对世家子弟不会贸然重用。

  然而,朝廷与世家的关系很复杂,既要防,也要用,两者经常互相博弈,这就造成了如今这种微妙的平衡局面。

  世家门阀眼里的李治,大概没什么好形象,反正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崔林谦是门阀家主,官当得再小,别人也不敢轻视,不但不敢轻视,还要高攀。

  大约四年前,崔林谦与长安英国公李家定了一门亲事。

  崔林谦的幼女崔婕许配英国公府五少郎李钦载。

  定亲那一年,李钦载十六岁,崔婕十四岁。

  当时二人的年纪太小,无疑是不能成亲的。

  大唐时期朝野便有许多有识之士,他们知道女子不宜成亲太早。

  十三四岁的女子身体没长开,无法承受生育之苦,若早婚蔚然成风,必然会给大唐的人口政策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无论皇室朝堂还是民间,通常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般要等到女子二八年华再出嫁。

  男子无所谓,你八岁能硬都让你进洞房。

  李崔两家亲事定下,双方长辈原本议定,两年以后再正式成亲。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亲事定下的第二年,崔林谦的正妻,崔婕的母亲病逝。

  古代直系长辈去世,子女是必须要守孝的,这是铁打的规矩。

  孝期通常是三年,这三年里,子女在家中不可举舞乐,不可近酒色,也不能办喜事。

  于是李钦载与崔婕的婚事就这样被耽误下来,李家和崔家都在等,等崔婕守完三年孝期。

  时至今日,崔婕是孝期已经守完了。

  也就是说,李家与崔家的亲事,该提上日程了。

  每天都要吆喝一声,收藏推荐月票别忘了啊!!!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