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脑洞大开的滕王_李治你别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似的,突然大怒:“他都成亲了啊!我女儿焉能许有妇之夫!”

  宫女也愣了,怔怔地看着他。

  这……啥脑回路?不过两面之缘,滕王殿下为何想到许配之事上去了?完全没来由啊!

  怒气冲冲地瞪着宫女,李元婴怒道:“那个李钦载,可有轻薄蕊儿?”

  宫女吓坏了,忙不迭摇头。

  “他若没轻薄,蕊儿为何气冲冲回来?”

  恨恨跺了跺脚,李元婴气道:“不行,本王要劝劝女儿,宗亲贵胄,县主之尊,焉能许有妇之夫?”

  偏殿内文人名士们的蛐蛐儿激烈厮杀也顾不上了,李元婴撩起衣袍下摆便往后宫跑去。

  “女儿啊,你再考虑考虑,千万要自重,自重!”

  …………

  刺史府。

  四位县令站在李钦载面前一字排开,朝他行礼。

  李钦载今日穿着正式的绯色官服,头戴黑色璞帽,端坐在堂内,四名县令行礼后,李钦载这才伸臂虚扶。

  未置酒宴,未举歌舞,堂上一位刺史四位县令,很正式的公事场合。

  并州辖下有四县,分别是晋阳,上党,雁门,定襄。

  昨日李钦载快马相召,今日四县县令便风风火火赶到了并州城。

  坐在宽敞的大堂内,李钦载开门见山道:“今年并州旱灾,秋收后恐民心不定,所以特召诸县相会,商议对策。”

  “本官上任并州前,陛下已有了旨意,今年并州城及辖下四县赋税皆免,诸县不得以任何名义向百姓征赋捐税,违令者必严惩。”

  四位县令皆起身应是。

  “好了,诸位都预测一下各县的粮食收成吧,可能会有多少缺口,还能征用多少劳力,官仓存粮所余几何等等,各自都说一说。”

  四位县令分别将本县辖下的粮食收成,官仓以及劳力情况细细道来。

  李钦载点点头,随即又深深皱起了眉。

  四位县令不假思索便能说出治下的各种数据,显然是熟记于心,功课还是做足了的,并非尸位素餐之辈。

  可县令们报出的数据也着实令李钦载忧心。

  情况很不好,或者说,今年大唐黄河以北的情况都不好。

  北方大部地区皆有旱情,粮食收成注定惨淡,并州位处河东道,正是北方腹地,旱情尤为严重。

  县令们说完后,李钦载默默算了一下,沉声道:“按各县所报之数,今年并州辖下各县粮食缺口大约还差十数万石,这个……麻烦了。”

  晋阳县令赵楚风苦笑道:“是,今年开春始便没下过几场雨,各县劳力又不足以挖渠引水,下官数月来奔走于县下各乡各庄,处置引水之事,然则仍旧无济于事……”

  定襄县令也叹道:“不敢瞒李刺史,下官连请僧道办法事向天祈雨这种事都干了,还是没办法,没水就是没水,求不来,也挖不通。”

  赵楚风看了看沉脸不语的李钦载,小心地道:“下官听说,李刺史向陛下请旨,从宁朔都督府借调了三万兵马挖渠……”

  李钦载嗯了一声,道:“没错,是我向陛下提议的,但时已夏末,秋收在即,就算挖通了沟渠引来汾河之水,对今年的收成亦于事无补。”

  赵楚风道:“今年确实无望,但对并州四县来说,却是千秋功利的大好事呀,可惜,可惜晚了一步,若在开春时节便开始挖渠,今年的收成不至于太难看。”

  说着赵楚风一脸惋惜之色。

  李钦载沉思半晌,道:“粮食的缺口,我来想想办法,尽量从南方调集粮食,诸位县令也当各行其职,虽是大灾之年,但不允许并州辖下饿死一个百姓。”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