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六章 古巴集群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离城市之外的地方,才能保证最大的安全,但这座基地并不是这样,这里距离旁边的小城并不远,这是基于隐蔽性的考量,距离人流太远的地方就显得十分扎眼,容易被近在咫尺的美国人发现,如果不是害怕走漏消息,谢洛夫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准备把这些工程直接放在城市中心的。至于会不会出现事故,到不再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这又不是苏联本土,为了完成计划,必要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连卡斯特罗兄弟都敢和美国人对抗,那作为一个外国人的谢洛夫有什么害怕的?

  进入七月份之后,苏联和古巴的联系似乎正在慢慢升高,从六月到七月的一个月时间中,苏联已经把将近一半的人员送到了古巴,为了小心防止走漏消息,从七月份开始将是每三天启程一只船队,直到所有准备完成。

  “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只要美国人没有拍到我们的核导弹确切照片,那他们就不能对我们和古巴的紧密联系指责,怀疑没什么,这是一个讲证据的年代,我们是苏联,不是某个不知名的小国,美国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敢栽赃我们。”克里姆林宫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谢米恰斯内做出了这种论述报告。

  “只要我们在美国人没有反应之前部署完成,就具备了和美国人同归于尽的能力,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谈条件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谈,还是那句话,绝不能让美国人找到证据!”谢洛夫很期待的说道,“美国人从不能证明自己国家安全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失去了心里的屏障,其实这比任何别的效果都更加重要,杨基佬终于发现,美国的地理位置不会在成为保护自己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心理波动可以让以后苏联很多行动都比较容易……”

  两人的论述表达了隐蔽的重要性,目前为止苏联的隐蔽工作进行的非常成功,这方面克格勃的驻外特工严密的对违反纪律的士兵进行监视,而且人员和导弹分离的运输方式,也有一定的作用,总体而言如果以这个频率慢慢的进行准备,虽说耗费的时间长了一点,但确实是最安全的办法,只要保证成功率,时间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在今天,赫鲁晓夫终于决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准备组建古巴集群,任命伊萨?亚历山德罗维奇?普利耶夫大将,为古巴集群司令,统领所有古巴苏联驻军。这个年代苏联最不缺发的就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服众的军人,普利耶夫大将参加布达佩斯战役和布拉格战役。德国投降后,转调外贝加尔方面军,在远东战役中,又因指挥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有功,使所部成为在艰苦的山地荒漠地条件下实施运动作战的范例,再次荣获“金星”奖章。因在对德国军队及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作战,显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其率领的部队在整个卫国战争中,受到最高统帅二十次通令嘉奖。

  普利耶夫大将在全体中央主席团成员的见证下接受命令,出任古巴集群司令,保证自己将马上出发前往古巴。不过古巴集群是秘密组建,目前还不适合公布。

  “按照历史上的时间,如果不变的话应该还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谢洛夫闭着眼睛想了一下,觉得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苏联进行准备了,毕竟他已经把很多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国家需要的仅仅是调兵和运输,建立导弹基地已经没这么大的工程量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