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六章 肯尼迪和阴谋论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情况下最好是缓慢的流传,从苏联的阵营流传到整个欧洲,在流传到美国本土。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克格勃的工作还需要伊丽莎白泰勒那边的演员帮一下忙。

  大明星嘛,大明星的八卦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在交谈之间泄漏一点八卦消息是很正常的。

  吹捧肯尼迪的主要工作在于,让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和资本家有种不信任的感觉,一旦越南战争开始,美国无法取胜国内陷入动荡的时候,这种不信任感就会增大。会让美国陷入更长时间的衰退,这对苏联是非常有利的。

  已经死去的美国总统,不再是谢洛夫或是苏联的敌人。相反这是一个突破点,谢洛夫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让对外情报总局收集肯尼迪的正面资料。谢洛夫从来不承认这个历史时空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输了,但在散布阴谋论的时候可以承认。

  给黑人平权也可以算到肯尼迪的身上,美国人民相信不相信不要紧,谢洛夫把声势制造的大一点就行了,再加上把美联储的货币发行一说,这妥妥的能够进入美国人民的视线当中。

  可以这么说,不管是在什么位置上,哪怕现在已经是克格勃主席,谢洛夫都比一般的苏联干部要懒的多得多,连交给赫鲁晓夫的安全报告都是口述让秘书写出来,但这次绝对是一个例外,莫斯科的黑夜来的如此之早,卢比杨卡的主席办公室灯光一直点亮……

  歪歪的魅力在于,可以很容易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谢洛夫就感受到了。当东方的太阳缓缓升起,写了十几页关于如何操纵阴谋论报告的谢洛夫停笔走到窗边,叼着烟头活像是一个小地痞的他双手插兜道,“这个世界上,肯尼迪的好名声必须有一半功劳在我的身上,如果未来美国冷战失败,这个功劳就是全部……”

  工作一夜的他精神好的不像话,透过窗户看到广场上不断汇聚而来的克格勃工作人员,按灭烟头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边上。

  “截止到目前,今年一共给中央写信反应问题的一共是两万三千五百封,从家乡来到莫斯科的有三千五百多人,我们应该处理的是九千五百封信,一千一百人。”谢尔瓦诺夫到达谢洛夫办公室的时候,直接拿出了关于上访问题的部分材料。

  上访不归克格勃管,归克格勃管的那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闲的蛋疼的那部分。以一个基辅的例子来说,这位仁兄来到莫斯科上访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上班的时候钱包被偷了。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苏联的人民素质和社会治安都有问题,万里迢迢跑到莫斯科来上访。

  对于这种显得蛋疼的人,最高苏维埃方面实在是无法接待,于是把屁事没有纯属蛋疼的这批人和信交给克格勃处理,基辅的例子还算是正常。一个从塔什干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