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八零、为民生利方至尊_大宋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静下来,商税对于大宋财政的重要性,在此朝堂之上的百官尽数明白,听得耶律楚材一一讲解,百官中有微策颔首者,有摇头晃脑者,有皱眉捻须者,也有冷笑不屑者。

  “国与商,当相辅相成,商以税输国,国以力助商,故此流求商船出海,若有险阻,流求海岸护卫队必至。”到得后来,耶律楚材甚至赤果果地宣称,流求的武力,是流求商人的后盾,流求商人的税赋,又是流求武力的后勤。

  国家重商主义集大成者,便是后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赵与莒虽然记不得全文,但其中大致内容还是写成小册,加上他自家的一些看法,留在流求,而耶律楚材是见过这本小册子的。这几年将流求的发展与这小册子一一应证,让他不得不惊叹,赵与莒见事之远。

  “这……这……”

  耶律楚材这番话令朝堂诸公都是怦然心动,经过这大半年时间《周刊》等不遗余力地鼓吹宣传,陈亮叶适功利之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这些朝臣的认可,而且他们自身家族、至亲,便有许多产业,除了地产之外,不少人也与作坊、商铺有这般那般的联系,若是朝廷公然支持这些产业……

  这令朝臣中的一小部分觉得极是振奋。

  赵与莒一直在观察朝臣的神情,看到这些人满面错愕、疑惑或者是复杂神情时,他心中有些快意。

  耶律楚材的谈话用了足足两个钟点,流求公署支持商家、商家依律纳税,公署再将这税金用于维持公署运作、新产品研发、百姓教化与生计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一种往复循环,这一切都从他口中出来。朝堂上的群臣或许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这种赤果果的利益结合,但是至少有一点,他们明白流求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民力不竭而国用充足。

  “流求之制,或有可取之处……”新鲜东西见识多了,朝臣们也在心中隐隐产生这般念头,只是此时时机尚未成熟,谁人也不愿提出来,成为风口浪尖的弄潮儿。

  “好罢,诸卿可都听明白了?”耶律楚材说完之后,赵与莒笑道:“如今诸卿都知道,流求缴纳这许多财税,不是与民争利而来,乃是为民生利而致。与民争利自是大错特错,但为民生利,或者有可借鉴之处。前几日真德秀给朕上得一封奏折,便是要在淮南东路兴盐场,为民生利……朕已经准了。”

  真德秀乃理学大家,在朝堂时向来鄙薄言利的,但到了地方,他却又是一个实干能臣,颇能为民造福,众人听得天子将真德秀当作榜样拿了出来,既是佩服天子气量,又暗暗觉得好笑。真德秀在两淮绞尽脑汁想着为推行理学而使民大治,结果却成了天子用来推行功利之说的样板。

  “诸卿在朝,国家大事,尽决于朕与诸卿,诸卿上奏之时,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