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六章 选择与被选择(二)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惨重打击。不管日本的老成派还是强硬派,都一致认为当下日本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民党。

  哪怕是如此直白的原因,日本也会更早动手。之所以没那么早动手,是因为人民党所处的地域令日本无从下手,英国是东亚海上霸主,没有英国的同意,日本根本不敢对青岛与连云港这两个港口动手。没有这两个港口,日本除非走长江,否则无法与人民党打仗。英国控制了长江的航运,日本更不可能介入长江。面对人民党在东亚贸易中越来越强大,日本竟然对人民党无可奈何。

  直到一战爆发后,英国人需要大量的丝绸作为重炮药包,日本丝绸业才算有了起色。人民党在一战爆发后开始驱逐英国在长江的势力,日本总算是找到了突破口。他们立刻向英国自告奋勇的充当马前卒,又用“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方式暂时获取了袁世凯的支持。日本很清楚,他们的机会只有一次,打下青岛,证明日本有实力打击人民党。那么一切都好说。无论英国还是北洋,都会接受日本在山东扩大势力范围。

  至少在青岛战败之前,日本还有着介入山东的打算。对人民党在山东南部的建设,也就是在淮海省的建设,日本垂涎三尺。粮食、丝绸、枣庄的煤铁复合体、乃至于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发展建设的徐州工业中心。若是能在青岛一举歼灭人民党,进而夺取日照与连云港,再顺着铁路攻入徐州。这广大富饶地区的收益都会落入日本的手中。

  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也没想到能够从中国夺取那么大的利益。那么这次青岛战役,面对四面受敌的人民党,日本能够打开局面的话,未必不可能再来一次甲午战争的巨大收获。

  直到日本在青岛战败,九州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日本才明白为什么人民党能够纵横中国,甚至敢向英国叫板。人民党并非靠阴谋诡计,并非靠与北洋袁世凯的“秘密协议”,而是靠了真正的实力。只是日本此时骑虎难下,所以他们转而进攻日照,切断青连铁路。青岛有青岛要塞作为支持,日照并没有日照要塞。日照没有那么多山地,港口地区是平地,人民党想夺回日照必然得让军队完全暴露在日本海军的舰炮之下,人民党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还没等人民党实施进攻,北洋却率先翻脸,表示要“收回”日照。这个“准盟友”的背弃令日本方面十分恼火,向北洋交出日照,意味着日本向北洋低头。袁世凯以后会不会覆灭且不好讲,至少向北洋日照意味着日本在短期内再也不可能进入中国。这绝对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所以日本方面对袁世凯“背叛队友的行径”充满了愤怒。只是日本此时却没有想到,队友这种存在就是被坑的。日本在表面上呈现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