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舰(加更)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的机会。

  张守仁给郑家的建议就是寻求与英国的沟通渠道,支付巨款,从英国手中购买大型舰船。

  在英荷海战爆发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使英国佬替郑家和浮山造舰是完全可行的。

  这样最少是比郑家自造的中型战舰要来的先进一些。

  毕竟英国现在的盖伦级战舰的制造技术已经成熟,正在步往建造一级战列舰的路上。

  “两位过奖……”张守仁沉吟着,一时难下决断。

  是造几艘大舰,还是多造一些四级和五级舰?

  以亚洲的情形来说,大规模的海战可能不大,象欧洲那样调动过百艘战列舰对决的情形,几十年内不大可能发生。

  很简单,列强在欧洲争夺过霸权之后,才会慢慢辐射到亚洲这边来,远离本土几万里搞战列舰决战,绝无是理。

  英荷两国海战最严重时,荷兰的商船几乎被逼的不敢出港,而荷兰人的战舰也曾经进入过泰唔士河,弄的英国佬举国惊慌。

  在东亚想把海战打成这样,以目前的情形来说是不可能的。

  但叫他放弃建立远洋海军计划,放弃在二十年内独霸亚洲的打算,那也是绝无可能!

  在崇祯七年时英国建成“海上君王”号,也是英国海军的第一艘有三层统长甲板的大型战。从崇祯六年一月开始设计,一月十六日开始建造,崇祯七年十月下水,总造价为四万英磅,其中一半是付给工匠的工钱。主设计师佩特原本设计是装载九十门火炮,但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却将火炮数字加到一百零四门,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吃水最深,火炮最多的超级战舰。

  该舰龙骨长三十九米,总长五十一米,宽十四点七米,深二十三点一七米,吃水六点八米,吃水达一千六百八十三吨!

  这样的巨舰在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是匪夷所思了!

  在领先世界很久之后,在明末这会子肯定是被世界抛下去了,中国的福船用来做固定航线的商船尚算勉强,但远洋能力已经不如西方的多桅帆船,特别是机动力和抵抗风暴的能力更加远逊,而中国所制海船,以吃水二三百吨为主流,四百吨以上就实属罕见,至于这种近两千吨过百门火炮的战列舰,更是想也别想。

  郑家在前几年于澎湖造舰,仿造的成绩尚可,已经可以仿造吨位五百余吨的单桅纵帆船,约有二十到二十八门炮,水手近二百人,可以为商船队提供护航,造价也并不昂贵……当然,是相对战列舰而言,这种小型战舰每艘也要七八万两银子甚至更多,以郑家的财力也就造了寥寥无已的几艘而已。

  “买船的话,就向英夷购买两千料以上的大船,要多桅横帆低舷,船首上甲板都可放置火炮的那种……自造舰的话,我想请福建派老手过来,在浮山这边建造,我们打算造单桅战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