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 宣城难任_汉祚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掌!

  既然放弃了陆家,沈哲子便直趋京口。

  沿途所见,京口左近一带乱象较之去年已经有所改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旷野中出现许多新近开垦的土地,沈哲子在途中还能看到许多农户趁着冬日在旷野烧荒,翻耕土地,不再像以往那样居无定所,寻隙生事。

  然而随着越接近京口,还是能够感受到这里庞大的人口压力。如会稽那种在旷野没有人迹出没的画面,在这里绝对看不到。车驾行进途中,能够频繁看到一批批神色麻木、衣衫褴褛的流民缓缓向南而去。

  或许在这些流民心目中,没有兵灾战火的三吴已是无忧无虑的天堂所在,发乎本能的要往更美好的世界去。然而这些人终究要失望,就算一路行往三吴,也绝非美好生活的开始,而是会遭到无情的驱逐。

  或许其中一部分壮力者会被各家庄园接纳为荫户,但其中绝大部分,或许都要在这无意义的迁徙中而耗尽生机。

  这种事实确实残忍,但对吴人小民而言,他们又能如何?北地糜烂非他们之罪,怎么甘心将自家生机所仰的土地分给这群素不相识的流民。

  沈哲子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希望能为这些流民略尽绵力,于是便派护卫劝告他们转往丹徒。等到沈家在舟山的舰队略具规模之后,可以北向大江,西进来接引流民转往会稽,既充会稽人丁之实,又能缓解京口沿线的人口压力。

  因为不得朝廷诏令,这种事情只能私底下做。只要避开陆地上的众多耳目,经手者各有利益需求,可以形成一条稳定的流民疏散通道。

  然而那些流民充耳不闻,甚至对沈哲子一行恶语相向,埋怨他们打扰自己美好幻想。

  对此,沈哲子只能掩面长叹。他并不怪这些流民不通情理,自蹈死地。神州陆沉,世道崩坏,无论如何也不能归咎到他们身上去。家园被毁,亲人罹难,又怎么能强求人心内没有戾气?唯一惋惜的是自己能量尚不足影响时局,许多事情都只能是有心无力。

  历史的局限性,一者在于看不到更美好的未来,一者在于看得到却做不到。

  任何一个世道,都有枝枝条条的规矩。在没有足够能量前,他想要快意行事,肆意践踏规矩,只会沦于四面楚歌的绝境,哪怕这些被救助者,都有可能反扑而来,将其分割蚕食。

  怀着沉重的心情,沈哲子到达京口。他今次来的目的,是拜会徐茂,并邀请其提兵南下,以攻严氏。流民兵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严氏有勾结羯胡之实,徐茂则有巡防京口御胡之任,南下讨之,并不逾越。

  在原本的历史上,高平郗鉴七月出镇广陵,以治京口。大概当时皇帝身体有恙,情知命不久矣,因此将郗鉴外放以稳定京口重镇。

  可是如今,皇帝还活得好好的,郗鉴也仍未外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