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_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几十个五百万,我也很好奇,什么时候物院能不靠和外国人合作挂名,出个成果。”

  陈院长的表情顿时十分尴尬。

  物理是个非常烧钱的项目。

  举个例子,量子对撞机,360亿。还只是前期投入。

  这导致有的外籍学者,在自己国家拿不到经费,便会转身和华国的高校合作。

  通常来说,论文都是挂的共同一作。国内学者们也的确能在外籍学者身边学到东西,但总避免不了定位为“提款机”的尴尬。

  因此,物理学院虽然论文发的多,但底气却并不充足。

  秦院长也道:“是这个道理。如果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做下去,再发几篇S,都不是问题。”

  只是要钱可以,但是这经费占的可是生科院的额度,怎么到头来成果还落到数学院头上?

  这总让秦院长有种嫁出去的女儿胳膊肘往外拐的错觉……完全是拿娘家的钱补贴婆家啊!

  因此,她的态度有些犹豫不决,模棱两可。

  虽然在争取,却显得不是很积极。

  在场的,除了八所学院的院长外,理工部的诸位院士,也收到了邀请。

  有些没来,有些利益相关,还有些利益无关的,也来这里看热闹。

  其中,数学院以7位院士的数量一骑绝尘。在吴志天的带领下态度十分鲜明。

  看的一边的叶勤学很是着急。

  又窝火。

  这感觉就像是,自己学院摸牌的时候拿了一双王炸,却打的稀巴烂。

  叶勤学去了趟会议室门外,也把秦敏慧和李东伟叫了出来。

  “你还真当乔御是数学院的学生了?”他问。

  秦院长道:“他的第一专业是生物,当然是我们生科院的学生。旧伤期刊上没这么写的。”

  这些天,她可没少被同行笑话。

  “不管乔御是数院的还是生科院的,基因实验室总归是生科院的吧?”叶勤学回答,“你看看隔壁吴志天的态度,再看看我们生科院的态度。我是乔御,我也选数学院。”

  李东伟则满不赞成地说:“叶老,我看你就是太紧张了。只是一个学生,能翻出什么花样?”

  叶勤学毫不客气地讥讽道:“只是一个学生,发了你想发都发不了S论文。”

  “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当初清大的喻教授都能一气之下远走普林斯顿。你们是想再来第二个喻寒溪?”

  喻寒溪教授,至今仍是清大生科院难以言喻的痛。

  但凡每次媒体提到人才流失,总免不了拿喻寒溪举例。

  喻寒溪24岁普林斯顿博士毕业,24到28执教清大,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拉高了清大生科院的国际排名二十余位。几乎每一季度,都有S级别的论文发布。

  在生物学界的同龄人中,甚至能和冷泉港精心培育的青年教授打擂台。

  喻教授在学术上水平无可挑剔,但因为性格尖锐,得罪了不少人。

  后来也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