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晋江正版_重生为古玩界大佬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还能看到从皇宫里带出来的宝贝。

  云舟心中对这个所谓的‘鬼市’已经迫不及待了,等到今天晚上休整一天,后天凌晨一定要去看看。

  第二天睡到了自然醒,早饭时间早就过去,直接用了午餐。

  今天的第一站是j市的御窑厂。

  御窑厂,即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地方。

  作为千年瓷都,j市从汉魏时期便开始烧造瓷器,发展于隋唐,到两宋时崭露头角。

  元朝是它的上升期,当时的‘浮梁瓷局’是元世祖忽必烈设立的第一所官窑,专为元代皇室烧造御用瓷器,举世闻名的元青花、釉里红等也在此产生。

  到了明代初期,j市更是成为了全天下的制瓷中心,一直到清朝末年,持续了五六百年的时间,瓷都之名如雷贯耳。

  “这里就是明清两代官窑烧造瓷器的地方啊。”

  洪海一边逛着一边感叹,“这个缩略图看起来蛮精致的,看来当时的规模确实很大,得烧了多少瓷器。”

  云舟在沿途看到了数个瓷片掩埋坑,“送入宫中的都是百里挑一,成品率不足10,其他的全都打碎掩埋。”

  明清对于瓷器官窑成品把控极为严格,有些珍贵的品种只会从众多瓷器中挑选一件或者一对,其余精美的次品全部埋藏于地下,有打碎的也有整器,使得御窑厂地下遍地古瓷。

  考古的时候不知挖了多少出来,很多挖掘出来的瓷器现收藏于各大博物馆内。

  洪海摇了摇头:“打碎了太可惜了,放在现在可值钱了。”

  徐泽淡淡道:“东西多了价值就会降低,官窑要保证件件都是精品。”

  洪海点点头:“也是。”

  看完了这些,旁边还有陶瓷博物馆,云舟看到了用整个碎瓷片拼成的永乐大盘,以及其他各种修复的瓷器,心中对碎瓷片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逛完御窑厂遗址,几人又商量着去体验一下瓷器的制作。

  这在j市是很常见的,直接去了附近的工作室。

  瓷器的烧造难度很大,包括高岭土练泥、拉坯、印坯、修坯、晒坯、刻花、施釉、入窑烧制等各种复杂的工序,细分出来可达72个步骤。

  而古代并没有温度计等控温设备,烧制难度极大,除了历史文化价值以外,其本身的价值也很高。

  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的单色釉来尝试。

  泥都是淘洗好的,云舟将泥团放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着转动不停收放,拉出坯体。脱模后旋转着修坯,要将表面修至光洁连贯,要耗费很大的功夫。

  “呼,累死我了。”

  几人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洪海面前的泥坯形状出来了,但是表面很不规整,他用刀一点一点的刮,深一块浅一块的,没一会儿就失去了耐心。

  旁边的师傅接过了工具刀,帮他修坯。

  这时,洪海看到云舟面前饱满平整的坯体,惊讶地道,“我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