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 三上樊楼(求订阅!)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上取胜,也希望在谈判桌上获利。

  乌歇和高庆裔携带着赵佶赏赐的金银、茶叶和调膏等御用物品回到班荆馆之后,他们心情很激动,久久难以平静。

  尤其是乌歇,他笑呵呵地对檀棹说:“贵朝皇帝真是圣明,出手也大方,真是令人爱戴。贵朝殿堂宏伟,人口稠密,富甲天下,真不愧是大国啊!”

  高庆裔表面上也很恭顺,称颂之词也不绝于口,但内心深处他对下榻在这郊外班荆馆始终耿耿于怀。

  高庆裔觉得,应该争取搬进都亭驿——他知道都亭驿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驿馆。在哪个驿馆下榻,这不仅仅是关系到自己待遇的问题,更是事关大金国的面子。

  第二天,高庆裔便对赵良嗣说:“赵馆伴,我们是大金国皇帝派遣的正式使者,不能总住在这郊外的驿馆之中吧?从前,契丹使者每次来访,你们都安排在都亭驿,为什么对我们大金如此轻视?”

  赵良嗣一听高庆裔还在计较驿馆,便连忙解释说:“高副使千万不要误会,我们绝无轻视之意。只因为现在我们两国往来之仪未定,所以才如此安排。将来一旦确定,立即按照礼仪约定之规格办理。其实,两个驿馆条件差不多。当年,刚跟契丹修好之时,也是这样办的。”

  北宋宣和年间,赵宋对外交往很活跃,来赵宋的各国使节很多,也很频繁。

  在接待方面,赵宋大体上是实行一国一馆的制度。

  譬如:

  辽国使者,都安排在都亭驿接待。

  西夏使者,一般在都亭西驿或来远驿。

  高丽使者,在外城的同文馆。

  南番、交州、西番、大食、龟兹等使者,都在怀远驿接待。

  而吐蕃、党项等使节,在礼宾院接待。

  上次金使来访,安排在同文馆,对外宣称他们是高丽使者——赵宋与女真人的交往一直处于秘密状态。

  按照一馆一国的原则安排使者下榻,一方面体现了对客俗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安全保密的需要。

  这时,高庆裔拿出一卷文件,慢慢打开,说:“这些都是契丹例卷,你看看,当年契丹使臣,是安排在班荆馆吗?全部安排在都亭驿。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安排的,你何必扯谎呢?”

  赵良嗣大致翻阅了一下,说:“这些例卷记载不很完整,并没有记载两国建交之初的详细细节,不是我扯谎,嗯……要不这样,我现在就去请示一下王相公,看看能否让你们搬进都亭驿?”

  高庆裔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和悦起来。

  赵良嗣马上将此事向王黼作了汇报,王黼沉吟半晌,不敢做主,他们一同来到崇政殿禀报赵佶,请赵佶定夺。

  赵佶想了想,说:“辽使早已断绝,都亭驿也已闲置许久。辽国即将灭亡,今后不可能再有辽使来访。金代替辽,已成必然。从今往后,金国使者,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