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八章 知人敢用(求订阅!)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不抱任何希望了。

  你道为何?

  实是,张宪和杨再兴也是蔡仍的亲信,而且,他们还是亲信中的亲信,这其中又以张宪为最,他可是蔡仍可以托付家小、托付一切的亲信。

  关键是,不论是张宪,还是杨再兴,都是能征善战的悍将,从以往的战绩上来讲,他一点都没有超过此二人。

  在这种情况下,岳飞觉得他是不可能争得过张宪的,甚至连杨再兴都争不过。

  可让岳飞万万没想到的是,蔡仍最后竟然将这个右先锋给他了,还帮他做通了张宪和杨再兴的思想工作,让张宪和杨再兴全力配合他。

  最让岳飞感动的是,临出发之前,蔡仍将岳飞、张宪、杨再兴单独找来跟他们说:“形势危急之时,鹏举可以代替我全权做主,如有不尊他名字者,可先斩后奏。”

  蔡仍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岳飞可以暂代他行使帅权。

  蔡仍如此对岳飞,岳飞除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外,已经不能再说其它的了。

  除此之外,岳飞也要向世人证明,一向以看人准著称的蔡仍,并没有看错他,他就像蔡仍对别人说的那样是一个帅才。

  ……

  来到雁门关之后,岳飞立即派探马进入雁北平原打探辽军的情况。

  结果证明,前情卫打探到的消息没有错,辽军并没有在雁北平原上设防。

  这也很正常,毕竟,游牧民族的战法,不是据城而守,而是凭骑兵而战,再者说,雁门关如今在宋军的控制下,雁北平原上又无险可守,你让辽军在哪设防?

  所以,辽军向来是主动出击、主动迎战,很有人出城而守的。

  当然,这并不绝对。

  辽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汉人,他们还是习惯于据坚城而固守,不少契丹族的人、奚族的人、阻卜族、渤海族的人也吸收了汉人的特性,开始据城而守了。

  当然,不少汉人也吸收了游牧民族的特性,习惯了骑兵作战。

  总之,战争这种东西,永远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孙子兵法》所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也是,蔡仍为什么把帅权下放给吴玠和岳飞的原因,因为他就算是有通天彻地之能,也不可能预料到前线的点点滴滴,而战机稍纵即逝,因此,要想取胜,还得看临阵指挥官的应变能力。

  接管了雁门关的指挥权之后,岳飞将张宪和杨再兴找来。

  三人坐到一起了之后,岳飞开门见山的问道:“两位将军,不知你们对接下来有何想法?”

  杨再兴先开口道:“相公的命令是让咱们先接管雁门关,伺机夺取应州,并没有做具体的部署,依我看,咱们不妨趁着辽军没有准备,直接出兵雁北平原,然后直接夺取应州。”

  张宪道:“我同意杨将军的想法,兵贵神速,瞻前顾后,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