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四章 殊死反扑(求订阅!)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中旬,赵佶下诏书任命检校少傅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为北伐军都统制,耀州观察使刘光世、步军司都虞候何灌为副统制,出兵二十万,北上收复燕京。

  朝廷决定再次举兵北伐,让朝堂之上又炸锅了——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其实——

  自从赵良嗣献联金灭辽收复燕云之策开始,大宋高层关于收复燕云的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童贯、蔡京、王黼等是支持派,邓洵武、郑居中、李邦彦等是反对派,赵佶则完全是按他自己的心情来,可以说是想一出是一出,结果导致大宋对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总是反反复复。

  蔡京后来对收复燕云的态度忽然发生了转变,变得很不积极。

  而赵佶又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坚定起来。

  于是,赵佶认为蔡京老了,便换上更懂他的王黼当宰相。

  现在,对于出兵北上收复燕京的是与非,大臣们又开始了激烈辩论。

  为统一思想,避免扰乱军心和民心,在王黼的一再请求下,赵佶下了一道严厉诏令:妄议此事者,必罚无赦!

  大臣们大多都被震慑住了,都闭口禁言。

  不过宋朝宽松的政治环境还是让有些胆大之人跳出来反对。

  像朝散郎宋昭,他就给赵佶上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奏章,反对北伐。

  宋昭在奏章中说:

  “陛下自即位以来,御戎之术实为上策,辽使之来,宴犒赐予,恩数曲尽,因此,他们怀德畏威,向风慕义,稽首称藩,介胄之士,橐弓偃息,黔黎之民,鼓腹咏歌。

  历观三代以来,倾心悦服,至诚面内,莫如今日,实太平希世之盛事也。

  比者,王黼、童贯力引狂生李良嗣、董庞儿之徒,妄兴边事,致烦宸虑,遣大臣提重兵,久屯塞上,仓廪府库为之一空,官卒民兵死之无数。

  财用尚可复全,死者何以复生?

  王黼、童贯欺君罔上,蠹国害民,罪不可赦,臣愿断此数人头以谢天下,不惟慰安燕人之心,使之明知陛下德音,无复猜忌,谨守盟好,亦可使其余妄兴边事之奸臣贼子有所惩戒。

  李良嗣、董庞儿皆北廷叛臣,心怀怨望,故附会边臣,撰造虚语,欲假中国之势,以复私仇耳,实两朝之奸贼,岂复忠义之可望哉!

  今女真刚勇善战,席卷北国,蔡仍贼子,攫取云地全境,力挫辽金二国,傥与二者邻,则将何术以御之?

  灭一弱国而与两强为邻,恐非中国之福,徒为女真、蔡仍之利耳。

  臣又闻两国之盟,败盟者祸及九族,陛下以孝理天下,其忍忘列圣在天之灵乎?

  陛下以仁覆天下,其忍置河北之民于涂炭之中而使肝脑涂地乎?”

  赵佶看完宋昭的奏章,气得拍案而起:“宋昭这个狂生,竟口出不逊之言,朕刚下旨不得妄议,他竟敢逆风而上,真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