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三章 这不是乱抡吗(求订阅!)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的。

  大事不好了。

  潜入到金国内部的石秀,打听到,宋金达成协议,大金出兵五十万,大宋出兵一百万,联合讨伐蔡仍。

  不仅如此,完颜阿骨打还站在道德的高度批判蔡仍,称:蔡仍身为宋臣,深受大宋皇恩,还纳了大宋皇帝的三个女儿,结果,在外出统兵打仗的时候,无故拥兵自重,不为人子,人人弃之,当共讨之。

  如果只是说说,也就罢了。

  关键,完颜阿骨打的讨叛声明发出不久,就得到了西夏国主李乾顺的响应,李乾顺声称将要出兵三十万,配合大金和大宋出兵讨伐蔡仍。

  如果说,西夏出兵来讨伐蔡仍,蔡仍勉强还能想到,那么有一个消息,却是蔡仍始料未及的。

  这个消息就是,高丽竟然也说要出兵三十万,来讨伐蔡仍。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蔡仍这个气啊,要说,大宋、大金、西夏与我接壤,担心我成为他们的威胁,出兵来讨伐我,也就算了,我跟你高丽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还哪哪不挨着,你为什么也要来攻打我?

  蔡仍大发雷霆,将呼延庆、张言、张仅和赵良嗣、王介儒(他二人是前段时间出使西夏的使臣)叫来,责问道:“你是怎么出使的女真,又是怎么与党项接触的,怎么会让他们跟大宋结盟?”

  不论是呼延庆、张言、张仅,还是赵良嗣、王介儒,全都沉默不语,默默的接受蔡仍的训斥。

  事实上,这事不怨呼延庆、赵良嗣等人。

  那怨谁?

  怨蔡仍。

  蔡仍的外交原则太强硬了,无论是对大金,还是对西夏,都是寸步不让。

  与蔡仍正好相反的是赵佶,无论是对大金,还是对西夏,赵佶都谦让有礼,并且肯花钱买平安,也就是愿意向两国献上岁币。

  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完颜阿骨打,还是李乾顺,都是这个时代的人杰,他们很清楚,蔡仍和赵佶谁当他们的邻居,对他们而言才更有利。

  再者说,除了赵佶那个傻帽,谁不是联弱抗强?

  所以,完颜阿骨打和李乾顺没做太多的挣扎,就选择了大宋当它们的盟友,选择兵强马壮、侵略性又强的蔡仍当它们的敌人。

  这些事其实不难分析,甚至不难打探。

  等蔡仍的气头过去,蔡仍手下的一众谋士很快就帮蔡仍捋清了这些。

  蔡仍不是接受不了错误的人,他给了呼延庆、赵良嗣等人一些升赏,然后又勉励了他们几句,以此来表示,错的人并不是他们,而是自己。

  蔡仍都已经是皇帝级别的人了,能做到这些,已属不易,呼延庆、赵良嗣哪还能再怪蔡仍?

  不过——

  对于自己的外交原则,蔡仍并不后悔。

  软弱的外交,固然能苟一时之安,但却会后患无穷。

  而强硬的外交,看起来有些被动,但只要挺过眼前的困境,却可以长治久安。

  很快,就又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