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一章 末途(求订阅!)_大宋枭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尉便成为武阶官之首,是正二品。作为一名身在京外的武官,能获此官衔,可谓殊荣。

  金钱,美女,权力,赵佶都给郭药师了,郭药师为什么还要对他赵佶有异心?

  在赵佶想来,唯一的问题就是天祚帝耶律延禧。

  所以,耶律延禧不仅是金人的心结,也是赵佶的心结,可以说,耶律延禧一日不除,赵佶就一日不放心。

  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赵佶才想让童贯将耶律延禧骗来大宋,然后软禁起来,至少是控制起来,以安常胜军将士的心。

  童贯来到河东之后,对于隐藏在夹山深处的耶律延禧一直在密切关注着。

  童贯分析认为,耶律延禧又被西夏撵了出来,还被金军大败,形势很不好,现今他流离失所狼狈不堪,如果派人前去招纳,他一定愿意来大宋“避难”。

  童贯将他的分析汇报给了赵佶。

  赵佶觉得,如果耶律延禧能来大宋“避难”,那么燕山地区自然就会稳定,因为这样便可以绝了辽人之望。

  于是,赵佶决定暗中操作一下,让童贯物色合适的人选去夹山诱耶律延禧来大宋。

  (从事后眼光来看,赵佶和童贯对此时北方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确严重失策,他们太过于看重耶律延禧的影响力,而对于金人的威胁力却又看得过轻。)

  不久,童贯便将一个番僧推荐给了赵佶。

  赵佶令这个番僧手持他的御笔绢书,秘密去夹山联络耶律延禧。

  番僧来到夹山找到了耶律延禧之后,将赵佶的御笔绢书给了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也给赵佶写了回信。

  刚开始时,这事双方都很注意保密。

  但随着往来次数增多,知道此事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差不多人尽皆知,金人自然也知晓了。

  金人之所以对这个番僧不动声色,不进行抓捕,是因为他们也在利用这个机会,在等待着耶律延禧离开地形复杂的夹山。

  耶律延禧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了,便给赵佶回信,答应来大宋“避难”。

  赵佶于是改御笔绢书为诏书,欲纳耶律延禧为臣,并且向耶律延禧保证,只要耶律延禧来大宋,他便以兄之礼对待耶律延禧,让耶律延禧的地位在他的两个兄弟燕王和越王之上,还给他房舍千间,女乐三百,大大的优待耶律延禧。

  见赵佶这么有诚意,耶律延禧大喜,于是跟大宋方面约定归降的时间,请大宋方面派人来接应。

  赵佶于是让童贯暗中接应耶律延禧。

  这期间,因为完颜宗翰一直驻扎在云中,耶律延禧一直不敢出山。

  直到今年冬天,耶律延禧突然听说,完颜宗翰回到金国奏事去了,不在云中,这才敢率众出山,准备逃去大宋。

  耶律延禧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完颜宗翰的计策,此时金军正张网以待,等着耶律延禧自投罗网。

  不久,耶律延禧带着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