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的傻子(二)_三国之小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可知这是为何?”

  “因为....写的太好了?”

  “因为太史公得罪了那时候的陛下。”

  “因为太史公记录了当朝史。”

  各种各样的回答,让管宁微微点头,不过等到他们安静之后他才继续说了起来。

  “这些都是,这些也都不是,再问这个问题之前,老夫要再问你们一个问题。

  既然史书乃是记录这一段时间之内的事情,为何当朝史却被禁止?”

  这个问题很多人似乎都知道不少,但是却没有人敢说什么。

  不够别人不敢说,他管宁敢说。

  “因为史书是人记载的,只要是人记载的,那就难免会出现偏颇之话。

  或许史官全都不怕死,但是不代表史官都是圣人。”

  “《孟子·滕文公》曾言,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这里面的杨则是道家的杨朱学派,墨则是墨家的墨子。

  他们两个一个是为我,一个是兼爱,两个人几乎是两个极端。

  可是在孟子如此说的话语之中,史记之中对杨朱学派只字未提,指引儒家之学,不喜此道。

  而笔在太史公之手,自然书写自由他。

  另外太史公为何不敢将史记公之于众。

  他改太祖高皇帝为高祖,尔等已经学了礼,想来知道太祖和高祖之间的区别。

  史记之中共计一十二篇本纪,其中共分五帝,夏,殷,商,周,秦,始皇,项羽,高祖,孝文孝景孝武,还有一篇你们可知是什么?

  不是汉孝惠本纪,而是吕太后本纪!”

  “太史公可以说这是因为吕太后专权,惠帝无权,为了昭告天下这件事情,不给大汉做任何的遮遮掩掩。

  可是吕太后毕竟是太后,本纪之事乃是天下共主所有。

  项羽尚有封王之举,那吕太后又是什么?

  作为被标榜的史书,如何可以这般误人子弟,太史公的心当真是公正?”

  管宁已经教导了他们许久许久,他们在道德,礼仪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长进,加上明白识文断字之后也可以自己去借阅诵读自己喜欢的典籍。

  他们都已经开悟。

  但是如今他们却是被管宁的这些话所震动,就算是大汉的百姓,也不会不知道史记的。

  也不会不知道被称为标杆的太史公司马迁。

  可是今日管宁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今日教导你们这些,不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世间本恶,只是要告诉你们,我等皆是人。

  是人就要吃人吃的饭,说人说的话,做人做的事。

  而有些时候我们吃得或许不是人吃的饭,说的做的也会有所偏颇。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有问题。

  既然不能做到人人皆圣人,那么我等就要做到凭心而看,不要去人云亦云。

  你们未必人人都能够出人头地,出将入相,但是你们终归还是比其他人走的更加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