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挺配合的三将军_武布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的李自成,确实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时,一旁的孙思科已经冷静下来,高欢的反应速度确实很快,几乎消息一到,高欢就发了兵。

  稍微懂点兵事,就知道军队调动,是需要准备的。

  孙思科以为就算高欢出兵,也要两三天时间,现在一天不到,昨天黄昏派出信使,今天下午闯军就因为高欢出兵而停止攻城,速度实在太快。

  “高欢出兵,让我们怎么配合?”孙思科问道。

  高务正道:“让我们谨守城池即可,击败闯贼都交给他们!”

  孙思科又问道:“你在哪里见的高欢?”

  “在密县!”高务正道。

  孙思科闻语若有所悟,看了高有闻一眼,略带深意道:“高老,你这个侄子,不简单。”

  高有闻道:“老父母何意?”

  孙思科没有多说,高有闻现在比较欣赏高欢,看人都自带滤镜,而他只是有些没有凭据的猜想,况且高欢击败闯贼,必来新郑,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没有好处,可能引来危险。

  “没什么!说他是个人物!”孙思科道。

  高有闻笑道:“俺老高家的种,那是自然!”

  ......

  兵不厌诈,高欢决定解决李自敬的闯军,解救新郑,自然要讲究策略。

  此前高欢前往登封之北的偃师侦察,便得知了李自敬这一路人马的情况,大概有十万人。

  高欢敢于出手,一是李自敬这个人,在闯军中并没有什么才能。

  据高欢的了解,作为李自成的三弟,他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只是李自成死后,闯军曾短暂的拥立过他,但他难以服众,也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很快就被抛弃。

  最后顺军残部,在李过和高一功的率领下,投靠明朝,并没他什么事情。

  这说明他能力一般,再加上高欢看他东进打粮,聚集着数万人马,一个县一个县打,显得太笨拙,而不是像袁宗弟,精兵看住府城,然后各部分散四处劫掠,来得有效率,便觉得李自敬是个软柿子,能够捏了一捏。

  不过就算是软柿子,十万人马却摆在那里,即便其中大部都是流民,也是高欢兵力的十倍。

  因此,要解救新郑,击败李自敬,还是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策略。

  在密县时,高欢与属下经过探讨,要解救新郑,首先是要解决李自敬,不击败他,就算新郑暂时解围,后面也会面临危险,甚至登封和密县也有麻烦。

  因此计划的关键,是消灭李自敬,其次才是解救新郑,为此高欢便制定了声东击西,虚虚实实的计划,调动李自敬兵力,逐一击破的策略。

  高欢让他四叔高有纲,率领一千庄丁,多打赤旗,向荥阳佯动,让李自敬分兵,他则领命扑向新郑,寻机解决新郑城外的闯军。

  这时,在登封城上,齐大柱看见,城外的闯军,一路向荥阳,一路五六万人,浩浩荡荡的出营,奔向登封,队伍中一面大纛旗,显示着李自敬也在军中。

  齐大柱等人除了护送高务正,主要任务是观察新郑城外闯军的动作。

  “旅帅,贼兵这是奔登封去了!”一名赤备惊道。

  齐大柱连忙道:“快,立刻回报将军。”

  齐大柱观察片刻,立刻下城,翻身上马,疾驰着出城,去禀报高欢。

  新郑县外,高欢骑着战马,领着大军缓缓而行,忽然见齐大柱奔来,抱拳道:“启禀将军,贼军一部两万人,奔向荥阳,一部五万余人,绕过新郑,向这边扑来了!”

  高欢闻语,眉头一挑,这李自敬是想抄他的老巢,不过他又分一次兵,高欢求之不得,“哈哈,来得好!传令大军准备迎战。”

  (求月票,推荐,订阅)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