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3章种田的快乐_武布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李际遇,逐渐不行了。

  本来李过和刘宗敏打算跟李际遇死磕,现在眼看磕是肯定磕不过了,死那是肯定的,便只能再拉外援。

  自从李际遇兵变以来,李过已经多次派人前往梁国,只不过李过派人并不是要归顺梁国,而是希望借助高欢的力量,为李自成报仇,帮他夺回大顺帝位。

  ……

  时间一转眼来到年底,高欢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于梁国经济的提振效果逐渐体现出来。

  随着藩府大举采购,加大造船,建筑等行业的投入,再加上荷兰、西班牙人的到来,令江南的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不少工坊陆续恢复运转。

  工坊转起来,百姓就有了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工钱,百姓便可以不依靠耕种在城市生存。

  豫东平原,高欢在一众官员的陪同下,正在视察陈留、杞县等地,回迁百姓的安置情况。

  现在时间过去近一年,高欢由于事务繁多,一直到了今日,他才带着人前来视察。

  这次高欢一行人员浩大,除了数千护卫外,还有李岩、周延儒、堵胤锡,以及六曹的高官。

  光看阵容,各县的官员,就知道藩府的重视,同时也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

  梁王和藩府高层齐齐到来,只要表现够好,给梁王和议政留下善于治理地方的印象,那么他们的晋升之路也就打开了。

  高欢先去夏完淳的杞县,参观了县城中的屋宅、仓库、工坊,看短短一年时间,杞县城内就恢复了近万人口,城外开垦出大量棉、麻种植庄园,所有人都不禁点头。

  一行人视察完杞县,又来到孙可望的陈留县。

  县城内,孙可望领着高欢一行人,来到一家工坊内,只见一群汉子,晃动着圆木,一次次的撞击一块木头,而在木头底下一个孔洞中,则流出一滴滴的豆油。

  “大王!全县有豆油工坊三十家,一年出油三万斤,豆粕二十七万斤。”孙可望解说道:“这些豆油大部分都运往江南出售,而豆粕则卖给国营农场,一年收入三十万银元,纳税三万银元。此外,城外大豆、棉花、麦子种植,还能纳税一万银元。陈留县一年能上缴四万银元!”

  高欢与众多大臣,听了孙可望的话语,不禁都有些震惊。

  梁国许多县,一年收上来的赋税,还不到一万银元,而陈留县居然能够纳税四万银元,确实是非常难得了。

  高欢环视各人,意味深长的道:“孙县令这样的人才,正是寡人和藩府要培养的实干型官员。大家都要多多帮助,不要抱有成见。”

  孙可望出身农民军,又不是科班出身,令许多官员都对他有些排斥。

  这时高欢发话,众多官员都是一片应和之声,不少人都投来嫉妒的目光,看来这个西贼要飞黄腾达了。

  高欢又看向孙可望,微笑道:“孙县令,只要你能尽心为寡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