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三章 死与复仇(三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后果。

  但大顺这边既是为了贸易参战,那么大量的商品涌入,而格伦维尔去把偿还国债的希望,寄托在关税上。

  即便皮特是旧时代的人、旧时代的思维、航海法框架下的保守派,可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东方贸易品,不算走私,只算东印度公司的正经货,占据了英国进口总额的20%以上。

  走私到底有多少,无法说清,因为走私货已经多到兰开夏刚兴起的棉纺织厂基本破产的地步。到处都是一些高仿的兰开夏【Fustian】,混杂着棉、麻和羊毛的混纺织物。

  北美的茶叶按照关税统计的正规消费,根本没多少,可是十三州到处是喝武夷茶的人。

  当年托马斯·萌,为东印度公司辩护,给出了一个看似可以解决的方案:转口。赚转口钱,这样进口并不是坏事。

  但现在,怎么赚?

  以前是东方人不会跑这么远来卖货,现在东方人的商船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到处都是。

  其余那些没有东印度公司的国家,为什么做慈善,不去直接买中国商人的中国货,非要买转口货让英国赚二道贩子钱?

  瑞典东印度公司被收编合股;荷兰东印度公司毁灭了;丹麦东印度公司这回真叫东印度公司了,因为商馆被大顺找茬加了重税最后剩下特兰奎巴,这回“印度公司”名副其实了;奥斯坦德公司已经死了;法国东印度公司连印度都丢了;葡萄牙的澳门都被收回去了……

  这种情况下,除了英国,已经没有一国愿意合力把中国商船赶回好望角了。

  以前,各国东印度公司,可以合作。比如针对奥斯坦德公司那样,几家合作,逼死一家,因为大家都有好处。

  如果这些东印度公司还都在,英国或许、至少理论上可以牵头,大家合伙把中国商船赶走,咱们赚这个差价。

  现在,连理论上的可能都没有了。

  皮特按照他所熟悉的那套殖民贸易理论,知道当初摆在大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在家。

  要么越过印度、非洲,跑到欧洲来。

  没有中间选项。

  可偏偏,愣是靠着欧洲的乱局、荷兰的国情、瑞典的走私,把非常难的那一步迈出去了。

  现在看着那些讽刺他的文章上的设想,比如在下南洋时英国就该全面投中什么的,似乎那真是唯一一条可以避免现在这种局面的路。

  但,不管过去是因为国情、内斗、专营得益者等等原因,没做成就是没做成,现在没机会了,以后也没机会了。

  之前遮罩的迷雾,在这一刻已经去除了许多。

  格伦维尔希望让皮特把关税问题提出来,把媾和停战问题提出来,希望保住家族同盟的利益。

  但皮特……是有自己的尊严的。

  他知道自己有儿子,还有后人,还有家族。

  但他更知道,如果自己提出关税问题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