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八零章 最终的闹剧(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大海,有海运优势,别说现在,就是百年后、二百年后、铁路铺的遍地都是,海运还是便宜啊。

  英国能从葡萄牙进葡萄酒,大顺这边你京城跑去长沙买酒运回京城卖,你看看能不能把裤衩赔进去?

  这么高的物流成本,使得大顺的手工业,呈现出多点开花、遍地都是的一种状态。

  对欧洲来说,德国的统一,意味着神罗关税被打碎。

  可对大顺而言,大一统完成,百里不卖柴、千里不贩籴的“物流成本的天然关税”,靠啥来打破?

  法国靠着征发劳役,勐修公路,获得了国内市场的统一;英国靠着勐挖运河,获得了国内市场的物流成本降低。

  大顺又不是傻子,别说大顺了,就是满清,都不是傻子。缺钱在云南挖铜的时候,都知道要疏浚河道、穿越三峡。

  问题是,大顺能修三峡大坝搞船闸从而实现通航降低沉没成本吗?还是大顺有这本事,从云南挖个运河直接到京城去?

  包括说,此时的大顺,又在贵州挖锌、又在云南挖铜、又改土归流以盐控西南而让川盐南下以及川盐入楚。

  可大顺是修不了三峡大坝,直接通航的。

  只能是在三峡两侧,修栈道、修纤夫道,靠纤夫拉纤的形式搞物流。

  靠纤夫拉纤,这是什么成本?

  这也即是,大顺形式上的国内统一市场,是讲自由贸易的、也是讲相对优势绝对优势的。但是,即便说,钞关什么的全部取消,那么“山川河流和距离”导致的“运输成本”这个“天然关税”,除非大顺有移山填海之能,否则是无法解决的。

  是以,大顺本质上内部是自由贸易为主。

  但,表现出来的,又是遍地开花、手工业全面发展、相对优势地区之前又不太明显的一种状态。

  当然,这是之前的问题。

  伴随着铁路、火轮船技术的运用,大顺内部就不得不考虑“子口税”的问题。

  以前,是靠大自然的伟力,来做天然的“关税”。

  但现在,大顺虽然没有移山填海,却征服了上古植物的尸体内蕴含的力量,火轮船正式向“顺流而下”这四个字,宣战了。

  所以,国内的问题,也就一下子严峻了。

  简单来说,过去来说,是松苏地区的棉布,的确有相对优势。但可能,生产成本10块钱,运输到湖北的成本15块钱,那么湖北地区只要把成本控制在24块钱,根本不需要地方保护主义,也一样可以发展。

  但现在,一方面殖民地掠夺和技术进本,让生产成本降到了5块钱;另一方面,火轮船等即将使用,逆流而上的成本大为降低,运输成本可能也就要5块钱。

  那么,这就意味着,原本湖北地区24块钱成本的棉布,除非降到9块钱,否则这些人就得失业。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亚当·斯密,是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