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终章 九三年(八)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现在,这里却出现了上万人口的城市,利用着这里的瀑布水力,磨坊、锯木厂、造船、小麦加工、面粉、酿酒等等行业,疯狂地发展起来。

  五十年前,大顺只有少量的人在北美的西海岸,甚至更多的还只是搞毛皮贸易的船队。

  但现在,伴随着金银矿的开采、伴随着棉花酿酒业的发展、以及更多的人口迁徙。

  已然出现了两个超过二十万人口的大型城市。

  一个枫林湾,一个金山。

  而二十万人口,在不及之前的欧洲,还意味着这得是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这样的城市。

  好望角,五十年前,只有少量的中国移民,在那里种柠檬,为后来大顺参与一战做准备。

  而现在,那里却已经拥有了将近三十万人口。

  似乎,中国的人口是无限的。他们正在寻找每一处可以耕种的土地,并在这里扎根生存。

  法国人和大顺这边,争了那么久,最终修铁路的时候,选择了攻击大顺在自己反对自己参与制定的公制单位,因此法国要修铁路必须要修公制单位的一公尺轨道……

  所谓公制单位,还是反对大顺用复古六尺,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很多人都清楚,为了防止铁路连通下的大顺日后的进攻。

  如今,已经有法国人开始反问:当年的一战,我们真的打赢了吗?一战真正的胜利者,到底是谁?

  的确,法国人保住了北美。

  因为法国保住了北美,于是十三州的反抗意愿迅速降低,面对着大顺和法国的威胁,英国得以完成了对十三州的改革和控制。

  于是,法国就需要更加的和大顺绑定,因为十三州的人口数百万,而法国在这里的人口太少了,这需要大顺的帮助。

  毛皮商人、人参商人,也乐于这种绑定。

  然而绑定的越深,法国人终于发现:清教徒固然是个威胁,因为他们人口数百万;可大顺这个新来的,在短短三五十年内,也在北美拥有了数百万的人口。

  的确,大顺敲碎了英国的《航海条例》和《商品列举法》。

  自由贸易的号角,在大西洋上飘荡。

  然而,法国人欣喜之后,却发现,法国几乎什么都没有得到。

  荷兰的资本,涌向了大顺而不是法国。

  北美的市场,充斥着大顺的棉布和茶叶。

  法国廉价蜜糖酿造的新英格兰葡萄酒、爱尔兰移民酿造的威士忌,顶的法国的葡萄酒根本无法在北美获得市场。

  大顺的工艺品、漆器、木器、扇子等轻工产品,在来茵河河道的帮助下,将法国的彷制品压的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三角贸易,大顺成为了三角贸易的工业品提供者。

  的确,大顺不参与奴隶贸易,也挤不进去,但是,奴隶贩子们却会优先选择大顺的工业品,因为更便宜、利润更高。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法国人这些年,一直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