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三章 裁撤与移民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四百万两。再加上训练消耗等等,一年一千万两。这个无论如何是养不起的。”

  “不养,旧军裁撤,又将怎么裁撤?”

  刘钰对这个是早有准备,陆军的事和海军不一样,海军是要胡搅蛮缠当先知,陆军军改就要一一说清楚。

  “如今全国上下,不算折冲府的府兵轻骑,还有大约五十万军队。真正能战者,寥寥。”

  “若能全面裁撤,替换新军,也不是一蹴而就,更是求缓不求急。”

  “分出的练兵处,不隶属于兵政府,也不隶属于当地节度使和镇守正总权,而是直接对上负责。”

  “由他们前往军营,按照数额挑选兵员。这样,可以保证挑选出来的都是青壮,因为他们要对前来接收新兵的负责,而不是对当地的驻军军官负责。”

  兵政府尚书打断了刘钰的话。

  “练兵处选兵,对上负责一事,我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也的确可以杜绝裁撤过程中关系。我要问鹰娑伯的,是挑选之后的兵丁,皆为老弱,又怎么办?难不成就要让他们没有生计?”

  “很多兵员,都是父死子继。虽说是募兵,可我大顺自有国情在此,当兵要比在家饿着强。这些人一无土地、二无手艺,只会当兵。”

  “若是这些人不处理好,只恐生变。”

  兵政府尚书也很清楚,这件事是皇帝提的,最终也是皇帝拍板。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就应该抓住一件事:轻易变革,可能会导致你的江山不稳,你要考虑清楚。

  如果有钱,募兵制最容易解决了,花钱养着,养到死就是了。

  问题就是没钱。

  大顺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三千万两,一系列变革还没有实行,短时间内也没有任何希望把岁入提到四千万。

  土地税的潜力是有的,不加税只核查田亩加上摊丁入亩等政策,提到四千五百万也不成问题。

  但这个难度比军改要大得多,皇帝暂时也不敢触碰,至少在军改之前,刘钰估计是不敢碰的。

  刘钰自然也早就猜到这个问题,也仔细考虑过。

  “如今我朝复西域、得东北,又早有河套。这些地方,都是开荒种粮的好地方。”

  “那些裁撤下来的,若无土地,或者,继续领取两年的薪水,两年之后,国家不再管。”

  “或者,前往西北、东北、河套等地垦荒。按照一个兵一个月的军饷二两银子算,三年的薪水也就是七十两银子。”

  “这七十两银子,可以用来购买耕牛、农具、做迁徙之费。”

  “一部分迁徙到西域,另一部分迁徙到鲸海沿岸,若如海参崴、乌苏里江、黑龙江等地。既可以实边,又可以让他们有些活计。”

  “前往鲸海沿岸垦荒的事,我已有章程。罗刹国的黑麦、荞麦、燕麦等,都可以在那种植。另外还能种植大豆、土豆等,千里无人烟,只要肯做,土地不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