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零三章 南洋大开发(二)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模式,朝廷监管之下,按百分比抽走一部分。

  大顺既然想要在南洋站稳脚跟,就必须意识到大顺与荷兰的巨大不同,或者说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巨大不同。

  东印度公司可以搞强迫种植制,大顺不会搞。

  因为大顺不准备在南洋搞内部垄断,当然外人尤其是欧洲人是不准在南洋买香料的。

  大顺最熟悉的,还是土地税制度。

  比起纯粹追求高利润的强迫种植制,大顺最熟悉的土地税制度才是最适合大顺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南洋村社的解体。

  用一种加速的方式,使得村社的村长之类,抢占公地,成为第一批地主。

  同时因为大顺这边根本不缺人,所以还要考虑怎么让南洋容纳巨量的人口。

  那么顺理成章地,这种种植园制度也就成了最优解。

  南洋值钱的、可以获利的咖啡、可可、橡胶、棕榈、椰子、棉花、靛草、茜草等等,不要用强迫种植制。

  而是任由原来的村社按照之前的传统,该种大米的种大米,他们愿意种啥就种啥,朝廷根本不管。

  按时候交亩税就是。

  这些值钱的作物,交由大顺资本组织的种植园来种。

  当然,已经确定要做基本盘、要进行激烈土改、要彻底把教士贵族阶层一扫而空的万丹地区除外。

  西爪哇,将是大顺在南洋的军镇基本盘,不能单纯考虑利润问题。

  同时,因为大顺这边贸易的发展,使得种植园的这些作物,既可以销往欧洲,实际上也能够在沿海经济发达富裕地区卖一些。

  加之舰队、军队的需求。

  以及棉花、靛草、茜草之类工业化必须的原材料等,可以保证这些大种植园肯定是有利可图的。

  甚至包括椰子,也可以用来榨油,配合制碱业发展起来的一整套甘油、皂等产业。而不是用来喝椰汁。

  总之,朝廷那群旧学官僚,对南洋的定义,就是容纳日益增多人口的地方。现在取消了人头税,多出来的人都是“一文不值”的多与人,在他们看来,巴不得都滚蛋才好。

  而新学系的军官官员们,对南洋的定义,是原材料产地。他们秉持着内外有别的态度,会严查南洋的工业。

  可以允许有可可加工、咖啡加工、榨油、榨糖等产业。

  但是,一根铁钉、一把铁锹、一支火枪、一团针线,都要从大顺这边运来。

  对刘钰而言,这种大种植园模式,则还有另一个目的。

  如果说,英国工业化的第一步,是纺织业。反过来,催生了蒸汽机的使用、发展。

  那么,大顺工业化的第一步,不能用纺织业,就得另辟他法。

  蒸汽机现在已经可以用的,纺织机、纺纱机之类的东西,还没有。

  但谁说蒸汽机一定要先用在纺织业上,才能发展壮大呢?

  没有纺织机,蒸汽机依旧是个动力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