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四二章 旗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自由贸易和重商主义的争论中,关键是“替代”。

  而有趣的是,在此时大顺存在的这个现实下,关键是“他国”。

  大顺取代了荷兰,做东西方的贸易中间人。

  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被当时的几个经济学大佬思考着。

  到亚当·斯密时候,依旧没有忘记思考这个问题。

  而亚当·斯密是这么评价对华贸易的:

  【假若不是路途遥远,和极高的税率,中国的棉纺织品和其他商品,将压倒我们的】

  【假如贸易不受限制地发展,那么英格兰的棉织品和丝织品都难与东方的精品竞争】

  于是,问题出现了。

  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祖师爷级人物,但问题是他又是个民族主义者。

  他鼓吹的时候,英国的生产力水平是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所以他鼓吹自由贸易绝无问题。

  但他真正了解到对华贸易的数据之后,了解到棉布税率茶叶税率之后,他又不得不承认,真要是自由贸易,英国工业要完。

  在面对对华贸易的问题时,有人就问亚当·斯密,面对中国商品,你依旧坚持自由贸易吗?

  既要坚持自己的自由贸易理论,又要承认中国商品在自由贸易下会对英国工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亚当·斯密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那些资金不足的民族,如中国,应该把资金放在发展工业上,这是当务之急。而如出口、转运、航运业务,则交由那些资本充足的外国代理。他们应该把资金放在正在被他国挑战的工业上】

  【由英国资本,承担中国货物的出口、转运和航运上】

  【中国资本应该集中追赶工业】

  【英格兰应该成为中国和欧洲贸易的中间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到了死胡同了。

  他的理论不能说错。

  但就这个问题,却已经拙劣地无法解释中英贸易问题了,这就是标准的顾左右而言他。

  人家问他的,是你高喊着自由贸易,那么中国商品对英国工业产生了冲击怎么办?

  他回答的,则是说我们可以不用断绝对华贸易,但我们也不买中国货,而是由我们来当这个中西方贸易的中间人,由我们来取代荷兰人的角色。

  回答了质疑者的问题了吗?

  回答了。

  真的是符合自己的自由贸易理论吗?

  符合。

  但符合当时英国的现实吗?

  扯淡。

  人家的问题,是说真正的自由贸易,而不是他这种拙劣变形的“我们当中间人,我们不买,卖给别人”的说法——还有个关键问题他也逃避了。

  即,英国的工业品是只卖给英国人的吗?欧洲市场呢?

  英国工业品是只卖英国本国的吗?

  只靠英国自己的市场,靠羊毛收地租的贵族,就得先把亚当·斯密给扬了。

  按他所说,英国的未来,就是欧洲市场让给中国工业,英国全面转型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