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九五章 和过去不一样了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膏粱纨袴,是很清楚的:自己的奋斗只能依附于历史的进程,而不是他们天纵奇才攒下了巨大的家业。

  所以,他们也很清楚,现在朝廷想扶植一批新财阀,简直太容易了。

  就好比,现在刘钰去了自贡,瞄了几圈,把在那经营盐井的商人名单全都写在纸上,然后抓阄。

  闭着眼抓出来一个,叫王二麻子。然后说,就你了。

  缺钱?给贷款。

  缺技术?科学院蒸汽机支持。

  缺关系?朝廷扶植的人不用去考虑关系。

  这王二麻子最多五年,就能窜成川南首富,这都是必然的。

  刘钰花了二十年时间,让大顺筑基、打基础。

  这二十年的筑基,不是白筑的。

  筑基到现在,很多已经落后时代的官员,实际上根本都不知道朝廷现在所能调动的力量,比二十年前几乎翻了几倍。

  尤其是近海地区,可调动的资源力量,真细算起来,四五倍也不止。

  只是,这种力量藏得有些隐蔽。

  就好比暹罗的大米,暹罗是大顺的省吗?不是。

  暹罗的大米,是大顺的大米吗?

  也不是。

  但暹罗的大米,是不是大顺可以调动的资源力量?

  显然,是。而且只要大顺的海军继续马六甲以东称雄一天,那就会一直是。

  现在朝廷手里捏的、那些旧时代的人根本看不清的力量也是一样。

  再比如培养了大量水手、能够远航到欧洲、去日本卖货的海商集团,不管船还是水手还是船上自卫的大炮,是大顺朝廷的吗?

  不是。

  但朝廷需要的时候,这些商船、水手、大炮、舰长,是不是朝廷可支配的力量?

  是。而且现在大顺就算海军全灭,三年之内,依旧可以建出一支齐装满员、水手充足、商船船长转的大副都有跨大洋航海经验的世界前五的舰队。

  不是只有收入到国库的资源,才是国家可以调动的资源。

  而二十年前的大顺和再往前的历朝,一直以来所能调动的资源,在均田法崩了之后,其实也只剩下国库的资源和“盐”这俩玩意儿了。

  大明的军户制崩了之后,国防动员力量其实只剩下一个“盐法”了。

  刘钰这二十年给大顺的“筑基”,筑出来的基础,并不体现在、甚至丝毫没有体现在国库收入上。

  看国库收入,一点也看不出来大顺变强了。

  而是直接将大顺的动员能力、可支配资源,直接和周边各国拉开了代差。

  靠体量的优势,那不叫代差。

  正是这个代差,使得大顺这一次盐政改革可以如此激进。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了大顺的盐政,和大明的盐政,根本不是一个意义了。

  大明国防动员只能靠财政收入和盐政,来调配资源。

  大顺的盐政在大顺的国防动员体系中,已经出三甲了。

  有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能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一个是朝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