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6、李处耘献计_五代河山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国打是攻城略地,对方也有守土之心,即便连战连败还在苦苦支撑。

  可如今打南平、武平是灭国之战,是要彻底把他们铲除!”

  “你是说他们会负隅顽抗?”史从云问,

  李处耘摇头:“某觉得他们不会!

  大帅,他们和北汉的想法又不同,他们和我朝没有深仇大恨,这两个地方的草头王王保融也好,周行逢也罢,对我大周都向来恭顺。

  所以他们反而是犹豫的,他们自然可以举国之力来打咱们,可万一打不过呢?

  如果直接投降,还能保荣华富贵,如果战败说不定就是生死族灭。

  可如果让他们直接投降,交出地盘和兵马,不做土皇帝,他们又舍不得,所以心里肯定是犹豫不决的,抵抗也不会像唐国、蜀国那样激烈。”

  史从云明白了李处耘的意思,“这场很可能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倒说不准,但以往的战是以武力为上,打得对方屈服,但这次某觉得和之前的不同,只要以利益诱惑,再攻心为上,攻伐辅之,会更容易。”

  史从云觉得有些豁然开朗的意思,也没有盲目答应,“你说的有道理。

  不过我还要仔细想一想,这么大的事不能仓促下定论,也不能敷衍你这样尽心尽力的人,所以我要冷静下来再想一会儿。”

  “大帅高义。”李处耘也很懂得做人,没有着急也没有不满。

  之后,李处耘又提出:“唐末的大乱让唐都城毁于一旦,很多东西也没了,咱们连南平武平的详细图经(地图)也没有,某觉得要打仗这些东西必不可少。”

  “你有办法吗?”史从云问,李处耘既然提出来了,肯定是想到办法了。

  李处耘点头,“大帅,可以派出一个使者找个借口出使武平、南平,到时候我跟随他,装作护卫一起去,把两地的山川河流道路都记下来。”

  李处耘表现得十分想要建功立业,史从云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而且他知道这事不能拖,如今已是二月底,如果六月出兵,那时间不多了。

  于是当即拍板,“明天我就去找官家说,事情如果成了,你是首功!”

  李处耘高兴道:“多谢大帅提携某!”

  ........

  当天下午,留李处耘吃了饭,随后才送走他,不过李处耘对打南平、武平“攻心为上,攻伐辅之,施利诱”的论述让他很受触动。

  晚上,他又仔细的想了李处耘的话,越发觉得有道理。

  武平和南平不够强大,和大周关系还不错,如果投降能保证他们的富贵,再打几战吓一吓,那说不定他们真的投降了,毕竟打起来胜算不大,还可能命丧黄泉。

  不过这些都只是想当然的,具体情况还是要到那里才知道,但李处耘的建议他牢牢记在脑子里。

  .......

  第二天,史从云进宫求见官家,并阐述他们要打仗还没地图的事实,说了李处耘的计策。

  官家也同意,打仗没地图,不知道当地地形地貌,那可十分不利。

  最终官家想了一会儿,把任务交给翰林学士卢多逊,又是史从云认识的老熟人了。

  卢多逊召见后也是个有胆的,听他说完当时就不推辞,直接答应了,等于让他一个书生去当一次侦察兵。

  同时史从云提出让李处耘担任他的副手,名义上是护送他的护卫头领,其实就是跟着去绘制两地的地图。

  至于出使的原因可太多了,官家随口就给编了一个,“就说朕奖赏他们攻伐淮南时的出兵之功,忠心可嘉,要给他们进封爵位,派使者过去商议相关事宜。”

  官家话说得很霸气,这两人确实接受了大周加封的王爵,不过都只是表面的君臣关系,也不归大周管,还是两个独立政权。

  这趟安排好后,史从云放松了不少。

  至此,他能想到的所有攻伐湖南、湖北这地方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准备越充分,他越不紧张......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