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9章 休养生息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董卓惆怅了半天后,也放弃了。

  这些地方,曹军在撤退的时候,顺变把那十几万百姓给迁走了。没有人,要它们的意义也不大啊。反正这一带已经打烂了,那日后继续当战场吧。

  晋王丁原,经过这次三国合伙抢劫,选择的是钱财。这一通乱抢,让丁原好几天都是笑着醒的。

  近五亿的钱币啊,整个并州就没见过这么多钱。老丁第一件事便是用数千辆车,拉着一亿左右的钱币,送至长安。

  置换五铢钱。

  然后用换来的钱,去河东买粮食。

  这一买卖过程非常巨大,耗时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定的。

  置换钱币这种事,大周国一向是来者是客。不管这些抢来的钱中有多少劣币,对于通宝钱来说,就是同等数目的发行量。

  经济掠夺,高诚不打算搞。好吧,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掠夺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国和晋国都在使用通宝钱。

  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魏国和晋国当然也能铸钱,所以就在在此之前,将通宝钱推到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

  丁原这一手置换钱币,真是让高诚乐开了怀。同样开心的还有魏王董卓,丁原的大肆购粮,让董卓也非常开心。

  换通宝钱也是因为董卓,魏国现在上下基本上都在使用通宝钱。跟原本国内的那些货币的兑率依旧是一比三,也就是说丁原拿通宝钱买自己的粮食,而自己能多赚两倍的钱。

  当然,这是指在河东和京畿一带花。要是向周国买东西,这些钱还是这些钱。不过,大魏国需要向周国买什么东西吗?

  不需要!

  反倒是周国要向大魏购买盐和铜矿。

  一场劫掠,魏国和晋国都美美的吃了一顿大餐,唯独周国延了条小命。

  时间匆匆而过,临近岁旦。

  自秋收过后,数月之间,大周便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长时间的以工代赈,无疑让大周国百姓,能够过上一个非常好的岁旦。

  不论再贫穷的人家,只要过去的一年多里,出了不少力气,那手里总会有点闲钱。更何况,先前大王下了诏告,石粮上不过百钱,下不低八十钱。

  家家户户有些余粮的,也都卖给官府,得了不少通宝钱,也能在城内给家人添置些新衣。

  当然,也少不了担心受怕的人家,花了不少钱去买粮,免得明岁再遭了灾。

  粮价大幅度下降,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至今还处于没有余粮的冯诩流民们,自然高兴。他们已经回到故土,粮食只能用钱买。可先前一石粮高达百五十钱,而他们一个劳壮力,帮官府做一天工,也才十几钱而已。

  现在骤减了五十多钱,对于他们来说压力要小上非常多。粮价的降低,让大多数豪强、世家都咂吧着嘴,可惜连连。

  本来还想着趁着粮价还维持在高价,卖点钱花花。结果一转头就给降下来了,能赚到的钱少了太多了。

  不过,赚的不多也就不多了。

  现在,大周最重要的事情,是上林学苑的招生工作。

  上林学苑,为的是让没有关中、凉州本地户籍的人才,能够由此入学。按道理来说,跟世家、豪强没一毛钱的关系。

  可是,谁让现在全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由世家主导呢。上林苑的夫子、先生,也都是世家中人,所以……

  能拉拢人才,为什么不拉拢?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