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欧阳修一出手,惊天动地!_盘点历史十大师尊,还看种花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晏殊成为枢密使,主管军事工作,当时范仲淹在西北边陲艰难的抗击西夏。】

  【这一年冬天,晏殊设酒宴,与众人同乐,也邀请了欧阳修。】

  【但欧阳修却不太高兴,随即当场赋诗一首《晏太尉西园贺雪歌》:】

  【“主人与国同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馀万屯边兵。”】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们不能在这边光顾自己享乐,还要考虑到边疆将士的艰苦。】

  【好好的酒宴,出现这么一首诗,还怎么宾主尽兴?】

  【晏殊认为欧阳修当众打脸,非常生气,从此“拉黑”不会说话的欧阳修。】

  ……

  始皇帝:“就为了这个断交?这事吧,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就是一首诗的事嘛!”

  唐太宗李世民:“那不一样,看得出来,晏殊是个要脸的主!再说人家好心好意请你赴宴,你来这一出是图什么许的这是。”

  李白:“啧啧啧,我以为我让高力士脱靴就已经算是不给面子了,欧阳修也不惶多让啊!”

  张居正:“要不刚才太宗皇帝怎么会说欧阳修缺心眼呢!”

  ……

  视频继续:

  【欧阳修司以寇准贬官的典故,委婉地劝他稍稍收敛一些,别整天大嘴巴,这样会遭到贬官的。】

  【但欧阳修回怼说,寇准贬官跟宴饮取乐没多大关系,不过是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

  【欧阳修这么说话,让已经年老的司无言以对。】】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晏殊出任宰相兼枢密使时,主动向宋仁宗推荐欧阳修为谏官,但不料导致两人关系进一步紧张。】

  【当时西夏拒不称臣、又贪婪无度,晏殊主张妥协退让、安抚西夏为主。】

  【欧阳修认为应该抑其骄慢,言辞非常激烈,以至晏殊“苦其(欧阳修)论事烦数,或面折之”,多次让晏殊下不了台。】

  【最后晏殊忍无可忍,坚持要将欧阳修外调。】

  【总而言之,欧阳修与老师晏殊政见性格都不和。】

  【但不管怎么说,晏殊总归是欧阳修的老师,他这么当众打老师的脸,抬老师的杠,的确让人惊愕。】

  【当然,这一对师生之后多次见面,晏殊宴请宾客时还经常邀请欧阳修,两人并未反目成仇。】

  ……

  始皇帝:“我擦!这是摆明了跟老师对着干啊!这谁受得了?”

  唐太宗李世民:“你们能理解我对魏征的感觉了吧!那是真拿我不当人,我特么还得哄着他!为啥?他是个人才呗!”

  苏轼:“政见不合这很正常啊!我当官的时候跟王安石不合,跟司马光不合,也无所谓啊!”

  王安石:“你当然无所谓,你缺心眼的样子像极了你的老师!”

  苏轼:“把话说明白了!我老师不是你老师?”

  王安石:“对不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