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2章德兴楼会文_白马啸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丁伟和陈到在伙计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楼大厅中,在一个桌案前坐了下来,马上有侍者过来,奉上了香茶,又端来了笔墨,恭敬地放在桌案上。

  大厅之中,已经有许多文士,他们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品茶。

  而也有几人已经写好了,他们一边欣赏自己所写的,一边又环顾着周围其他人。

  丁伟大概看了一下,应该是有人写诗,有人作赋,长短不一。看着别人认真的模样,丁伟并不着急。他今天也并不想写,当然他以前所写的都是剽窃别人的,真要是写出来,可登不了这大雅之堂。然而经常剽窃,有时也觉得不好意思。

  “今日以诗文会友,在下初到洛阳宝地,先写一首,抛砖引玉,还望众诗友多多指正。”这时一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儒生站了起来,向所有喝茶的人行了一礼,然后展开了自己所写的诗,并念道

  “联翻飞鸾鸟,独游无所因。

  毛羽照野草,哀鸣入青云。

  我尚假羽翼,飞覩尔形身。

  愿及春阳会,交颈遘殷勤。”

  “好诗,好诗呀”这位青年文士刚念完,立刻赢得了一阵喝彩声。

  “兄台胸怀大志,品性高洁,诗如其人,不知兄台何处人士”一个三十五六岁的文士在众人赞赏之后,专门过来,向这个年轻的文士行了一礼,显然想结交这样的文友,问道。

  “在下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从荆州而来。”

  “原来是仲宣兄,幸会,幸会”

  “不知兄台如何称呼”王璨问道。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从兖州而来。”陈琳一拱手说。

  “原来是孔璋兄,失敬了,失敬了。”王璨连忙行礼。

  “原来是他们呀”丁伟心想。陈琳和王璨,在以前的历史中,和孔融、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被曹丕称为建安七子,基本上除了三曹父子之外,代表了建安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

  他们俩人此次来洛阳,一个是奉曹操之命,一个是奉刘表之命,都是来给洛阳王送贺礼的。

  陈琳的名声,在这个时期比王璨要大,当年诸侯讨伐董卓,那篇檄文和誓词都是陈琳写的,而那个时候,王璨才只有十一二岁。

  “孔璋兄,让我等也欣赏一下兄台的大作呀”王璨看到陈琳也已经写完了,说道。

  “好,那我就献丑了。”陈琳说完,也拿起自己写好的诗,念道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

  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

  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好,好呀”陈琳读完,依然是一片喝彩声,甚至于比刚才王璨读完时声音更大。

  由于陈琳和王璨两人的诗有较高的水平,因此其他人便悄悄地将自己的诗翻过来。这是文人们在此处约定俗成的一个规矩,当自己的诗与人家相差甚远时,便这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