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6章 文明的条件反射【4000字求月票】_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研究,此定律提前8年问世。”

  陈锋念完之后,再说道:“里面其他的内容与这个差不多,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你们所能想象到的时代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按照这份规划去操作,将能把每一个重要节点,以诸如此类的方式加速,让该发生的提前发生,让不该发生的被扼杀在摇篮里。严格执行这份五百年的全面规划,做到最完美的极致,在最理想的状况下,将能在这五百年内把人类文明的进程加快一倍。”

  他说完之后,稍微停顿了一下。

  赖恩举手提问,“意思就是人类可以在2500年达到你上条时间线3000年的发展水平?”

  陈锋点头,“理论上是这样。当然,也不能过于苛责完美,我觉得达到2900年就不错了。”

  卢薇连连摇头,“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可能,这又不是开车,还能踩油门提速的。按照你的说法,那等2200年时,就可能出现本来2400年才能出现的科技。那2400年原本应该在某项科技里有所成就的学者,不就没事干了吗?”

  这一点,倒是赖恩持有不同看法,“也不一定,科学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条链。某个成果提前出现了,那么后人一样会得到知识的积累。真正有才干的科学家一样有机会在前人提前走完的路上找到新的果实。”

  陈锋点头,“对,其他领域的道理也同理。”

  关于这事,陈锋有确凿的证明,比如越来越强的谢尔盖与赖闻明这俩钉子户。

  但赖恩马上再道:“可如果我们按照这份计划去改变未来,在我们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时间与地点上的误差,那么每次改变未来都会造成新的变数。这个变数会一年又一年的不断放大,不说百年之后了,恐怕二三十年后,这个不断放大的变数将会在概率学上演变出天文数字的可能。我们又如何能精准的控制未来呢?”

  陈锋认可道:“赖恩你的担心相当有道理。但这份制作于三十一世纪的规划案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至少有数十万名尖端科学工作者围绕着它而工作,另外至少有数百万的普通学者参与修订编撰。为了穷举无数可能,千年之后的学者们还调动了三十一世纪的超级量子智慧繁星接近三分之一的算力,高强度的计算了三个月,最终才得出这本册子。”

  “我刚才所说的完美执行,其实并非指的每一个点。这其实是一种模糊算法,任何一个重大方向出现了变数,都可以暂且放弃控制,将其交由文明自行发展。但文明总会自我纠正一些明显的错谬,等事情回到正轨时,一些之前不能执行的策略,就又可以了。”

  赖恩沉吟了大约三十秒,表示明白了陈锋的意思。

  孟晓舟则抓住了另一个重点,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