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二章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_从选秀回锅肉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的唇印”

  不知道为什么,叶青这一句唱出来就有点不一样,就很有感觉——没有说“我安静听着肖邦,用维也纳忧伤”不好的意思,但确实是细腻程度差很多的。

  也就是这首歌,就是细节。

  甚至更别说那种,没听过说唱,或者不太喜欢说唱的人,都感兴趣了:

  “我感觉,挺好听的!”有人悄声道。

  “是啊,比起《双截棍》和《龙拳》,我似乎还比较能接受这个的风格,没那么强烈。”

  “对,太激烈的,我就觉得还是温和一点好”

  也是,《夜曲》弱化了节奏和律动,加入了恰到好处的旋律。这让一些歌迷不是很习惯,但是他们习惯叶青主打曲不停整事;但也正是这首歌,让原时空里大量从来不听说唱的人开始对说唱产生兴趣,并接受了这个在当时显得有些“怪异”的风格。

  如此强大的包容力

  还有这么棒的旋律,经典多少年之后,依旧如此有力。

  台上,一阵差不多二十秒的停顿来袭。

  歌词里的故事继续。

  “失去你,泪水混浊不清

  失去你,我连笑容都有阴影”

  这首歌一段段的情绪再次累积,其实锐利的刀,有时候或许不如软刀子伤人。

  “用歌曲表达情绪”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创作者如何创作出让更多人都觉得“情绪饱满,且不腻”的作品,本来就是一门必然很难合格的课程。

  忧伤,忧伤,忧伤,那听众多少有点腻。

  可夜曲是漠然,恍惚,黯淡,回忆,然后在高潮处透出那么一点忧伤,接着又消失无踪,但这时候再迟钝的人也发现,忧伤的感情原来无处不在。

  “这多牛啊.”旁边有人悄声感慨。

  杨欣也不自觉接话:“是啊,侧面描写,有很多时候要比正面来的更有感觉.”

  尤其是国内,大家喜欢含蓄。

  而或许“火之高兴”这种东西,还可以直接一点;但是“霜之忧伤”,就得绕着弯来,慢慢渗透.

  “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这时候,副歌开始第二遍重复。

  杨欣特喜欢这种感觉,若即若离的,慢慢米散开来。

  她并没有找到一个情绪爆发的点,而是随着音乐,流淌出来,细润无声。

  “一群嗜血的蚂蚁,被腐肉所吸引

  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

  而到了最后,峰回路转,又回到了最开始。

  可不同于那时候的酥麻感,她更愿意觉得,这是在你以为他的怀念已经结束的时候,并没有:因为,他已经开始了一轮新的循环。

  “这编排,太难得了.”

  “是啊,我要是偶然听见,肯定忍不住要多循环几次吧?”

  “元素好多,好丰富但是它才不到四分钟吧?好歌其实不需要七八分钟,正常时常就已经给我们太多东西了.”

  多少观众感叹。

  恰到好处,深情但不泛滥,节制反而更显深度。

  这种感觉,就已经是普通观众能理解的很高评价了。

  “嗯,我也觉得是”

  杨欣也不是什么音乐圈的人士,眼看着这些东西被周围窃窃私语的人说完了,她对这首歌却没有特别好的评价。

  但是她又觉得说到这份上就必须得用点东西来称赞。想的有些苦恼,然后忽然眉毛一挑,道:“我感觉,今年金曲奖评委有得选了”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