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章 第100章_折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浙是泽国,境内大小河流过千,渡口也是极多,许管事请车给他们送到的这一处就是个小渡口,与浙江渡大型商船云集不同,这边是渡客的乌篷船居多。

  见他们一行六人,泊在渡口边的船上,船家们纷纷揽客,陆承骁几人找了一条瞧着还成的,问了价,是按行程计费,觉着可以接受,六人便相继登了船。缆绳一解,轻棹划动,这一趟吴兴之行便算是正式展开了。

  大江和小河中行舟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大船上呆了半月,这一下换了小舟,也是颇为新奇。

  袁州多山,水脉也四通八达,然而与两浙风光还是略有差别,船上几人一时看沿河景色也觉心旷神怡。

  两旁不时有小船划过,船家是个健谈的,一边撑船一边笑问:“是外地来浙江渡行商的吧?”

  这几个都是颇多心眼的,面上谁也瞧不出什么来,就是相对单纯些的柳晏安走了这一趟两浙也精明了许多,年长些的柳晏平笑笑,道:“我们这个年龄哪懂什么行商,不是有句话叫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嘛,我们这是出来看看,指望着增长些见闻的。”

  那船家就瞧了瞧几人,一个瞧着似富家公子哥,另两个长相有些相似的,约莫是兄弟俩,气质教养也极好,看穿着虽算不得富裕,倒也不像贫家子,另两个瞧着家境寻常,还有一个看着像是小厮。

  大的顶多二十,小的也才十五,这么瞧着确实不像出来行商,就笑道:“年轻时能有能力四处走走也是极好的,你们这往吴兴去是?”

  陆承骁便笑道:“听闻这边蚕桑丝绸的大名,人到了这里,就想着给家中长辈带些好绸回去,听人指点说去吴兴农家能买到质量价钱都较优的好货,不知可有其事?”

  说到吴兴的丝,那船家就来了劲头,笑道:“那你是来对地方了,虽说两浙各处家家养蚕,做绸匹生意的极多,但要论起蚕丝哪里好,还得看湖州。”

  “哦?怎么说?”

  船家起了谈兴,道:“不知几位可曾听过辑里丝?”

  柳晏平等人一脸迷茫,陆承骁倒是知晓一二,道:“原名可是七里丝?因七与辑音相似,声名传出去成了辑里丝?”

  船家乐了:“后生好见识!”

  陆承骁摇头,笑着道:“我也只知这点了,听闻那里原名七里村,因与南浔相距七里而得名,再多便不懂了,还请老伯给我们讲讲辑里丝好在何处。”

  要讲起辑里的丝来,这沿河摆渡的船家就没有一个不能讲的,说起来还都带着与有荣蔫的自豪。

  “湖州的丝,满大庆朝你都寻不出更好的来,一样是蚕丝,像周边其他州县也养蚕,可那蚕吐出来的大多是肥丝,咱们湖州的不一样,吐出来的是细丝。”

  “这蚕丝还分肥丝细丝的吗?”柳晏安好奇地问。

  船家笑道:“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