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3【科学爱好者杨慎】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实验,将木框用弹簧悬置固定,然后一个铁球自由落下,撞到箱底与箱子一起乡下运动。其中,箱子下降的最大距离,需要测出来进行后续实验。

  宝朝珍和顾应祥,分别写了一长串的方程式,结果算出来的答案却不同。

  王渊笑了笑:“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前些天我研究出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暂时定名为‘微积分’。我们假设球落到箱子底部,球与箱子一起运动的速度为‘速(总)’……”

  中国古代已经有了微积分思想,但仅仅是类似思想而已,等于站在微积分的大门前,却总是差那么临门一脚。

  王渊把微积分详细讲述,顾应祥、宝朝珍和杜瑾瞬间会意,随即拍案叫绝。

  钟安站在旁边仔细聆听,一句话都没听懂,只觉高深莫名,下定决心今后要更加刻苦。

  突然,一个仆人进来通报:“老爷,翰林院杨编修前来拜访!”

  杨慎来做什么?

  “请他到会客厅。”王渊说道。

  自从科举之后,王渊和杨慎就没啥交集。

  王渊忙着打仗和搞数理化,身边全是军人与数学爱好者。杨慎则在制敕房观政,平时跟丽泽会成员吟诗作对,身边全是政客与文人。

  虽然同属翰林院官员,却连面都不怎么见。

  王渊笑着接待:“用修兄快请坐!”

  “多谢!”杨慎抱拳道。

  王渊直接问道:“用修兄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杨慎也很直接,说道:“前几日,我去观象台观察星象,竟看到一尊万里神镜,方知月亮的表面坑洼不平。我向阴阳官请教,得知他们发现太阳为天地中心,一时间震撼莫名。再观君之大作《数学》、《几何》与《物理》,这三本书由浅入深,玄奥无比,令吾夜不能寐!”

  王渊惊讶道:“用修兄对这种小道也感兴趣?”

  “诗词也是小道,与算学何异?”杨慎小道。

  “也对。”王渊说。

  杨慎抱拳道:“君之大作,我虽苦苦研读,却还是有些不明之处。因此冒昧来访,想要当面请教。”

  王渊大笑:“哈哈,好说,咱们去实验室。”

  杨慎真不是只知舞文弄墨的书呆子,不止天文地理数学,他甚至连医术都有所涉猎。这家伙的本经可是《易经》,只学了二十天就能全文背诵,剩下大把时间进行深入研究,算学乃是真正掌握易经的基础。

  来到实验室,杨慎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这里摸摸,那里问问,居然跟几个数学爱好者混得颇为投契。

  抛开杨慎的政治立场不谈,这家伙是真有魅力,谁跟他交流都如沐春风。

  杨慎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他见到新鲜事物就像了解,遇到不懂的东西就想钻研。他还跑去听过王阳明讲学,但觉得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太偏颇,朱熹的理学也很死板,杨慎对四书五经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

  而且作为李东阳的弟子,以杨慎现在的名声,属于茶陵派当之无愧的盟主继承人。

  茶陵派已经垄断中国文坛话语权,杨慎完全可以规规矩矩做事。等李东阳死了,他就能“号令”天下文人,可杨慎偏偏不想接手茶陵派。只因,杨慎的文学理念,跟茶陵派不是一个路子,他也看不起自己老师的文学作品。

  相比起杨廷和,杨慎更加有主见、有追求,而且此时还有一颗赤子之心未灭。

  这货甚至跑去研究过说书,什么都吃透了才转向其他方面。现在又迷上“新天文学”和物理,在完全掌握王渊的知识以前,他是不会半途而废的。

  连续半个月,杨慎天天来实验室,除了吃饭睡觉,下班时间全在王家度过,直至生病才结束这种状态。

  能用二十天背下《易经》全文的天才,自身又有数学基础,全心研究简直进步神速。一个月不到,杨慎都能使用微积分,测算物理领域的抛物实验了。

  难道他想当科学家?

  (卡文,还欠两章。)

  请收藏:https://m.9bea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